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秦新军(第2/3页)

不过,考虑到秦齐之间的传统友好盟国关系,大秦新军中的“挑事”之人,也不敢做得太过,更不敢做到明面上来,以免彻底得罪齐国人。双方就在这种磕磕碰碰的情势下,勉力将大秦新军的战斗力和武备水平缓慢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教习。”新军左翼千总熊仁甫骑马从旁经过,并递给他一个水壶,“天气炎热,喝点水吧。”

“我不渴……”陆廷友没好气地说道,但递过来的水壶已经塞到他手中,并且,随着水壶递过来的还附着一张字条。

熊仁甫朝陆廷友点点头,然后径直打马向前奔去。

“南京。”趁着无人注意之际,陆廷友偷偷地打开了字条。

“南京?左翼两千余官兵打着去江宁演练的名义,却要进入南京城,难道是……”

“兵变!”旁边的陆军教习、御武校尉(上尉)谢根山低声说道。

“没错!”陆廷友将字条揉成一团,然后塞入嘴中吞到腹里,“一会停驻休息时,你带几个人,马不停歇,立即先行赶往南京,报于我齐国陆军驻南京参谋团。”

“是,长官!”

……

9月21日,凌晨,三时,紫禁城乾清宫。

昏厥十余日的承德帝孙征灏终究没有熬过生死之关,三日前,驾崩于乾清宫。内阁当即宣布,全国举哀,禁婚假、止娱乐,全城百姓一律着素服。

今天是承德帝驾崩第三日,也是停灵的第一天,巨大的楠木棺椁停放在大殿之中,大行皇帝此时已经被入殓在其中。昨日大敛,一百二十套冠冕衣物和六玉(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按照礼制分列棺椁四周。传统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即以璧礼天,以琮礼地,以圭礼东方,以琥礼西方,以璋礼南方,以璜礼北方,敬告上天,大秦皇帝归去。

即将继位为帝的太子孙宏相已换上最重的“斩衰”服,一种以最粗的生麻布制作,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是为“衰”,以此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

按制,大行皇帝停灵期间,所有宗亲大臣,皇子命妇等都要为大行皇帝守丧。跪于地上的毅王孙征淇看了看外面漆黑的夜色,伸手揉了揉发麻的右腿,然后挥手招来侍候的太监,将他扶坐在一辆轮椅车上,便要离去。临走时,回头看了看跪于灵前的孙宏相,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此时,已荣升大秦皇太后的齐子依身着次重的齐衰服靠坐在门廊处,呆呆地看着殿内那副巨大的棺椁,对于毅王孙征淇的离开,似乎浑然不觉。

“太后。”贴身宫女凝珠轻轻地走到齐子依身侧,脸上带着几分凝重。

“何事?”齐子依问道,声音沙哑而干涩。

“徐州、镇江、扬州、滁州四地出现军队异动。”凝珠伏低身子,小声地说道。

“该来的,终究要来。”齐子依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这么一闹,会死多少人。”

“……太后,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凝珠提醒道。

“去将太子唤来。”

“是。……太后,太子已于大敛当日,继位新君了。”

“哦。……那就将皇帝请来。”

片刻,新君孙宏相来到齐子依面前,疑惑地看着母亲。

“待会我要出宫一趟,你在宫里万事小心。”齐子依叮嘱道:“回到寝宫后,在丧服里内罩板甲,腿脚手腕处也需防护。还有,将这两把手铳带到身上,以防万一。”

“母后,贼子可是要发动了?”孙宏相从母亲手里接过两把燧发手铳,面色平静地问道。

“可能是天明时分,也可能更晚一点。但此时,小心无大过。”齐子依拍拍孙宏相的肩膀,“在宫里,保护好自己,还有弟弟妹妹。……有为娘在,一切都能扛过去。”

“儿臣省的。”孙宏相点点头。

“我儿要长成大人了。”齐子依怜爱地抚摸了一下儿子的脑袋。

随即,齐子依在几名宫女和侍卫的护卫下,朝宫外而去。

……

庆阳王府,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冯维武(冯双礼之子)被管家唤醒后,刚刚升腾起的怒火,瞬间又被管家禀报的话语给生生熄灭。

“太后一个人来的?”

“回王爷,太后乘坐一抬软轿前来,身边只带数名贴身宫女和侍卫。”管家惶恐地说道:“此时,太后正在会客大厅等候。”

“哦。”冯维武晃了晃脑袋,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下,“……立即与我更衣。”

待冯维武匆匆赶到会客大厅时,太后齐子依好整以暇地喝着茶,面色平静,仿佛就是一个临时来串门的客人。

“臣,参见太后。”冯维武朝齐子依恭敬地深施一礼。

“庆阳王无须多礼。”齐子依放下茶杯,看向这位大秦元老之后,“深夜拜访,扰了庆阳王,本宫在此赔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