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燕然勒铭(第2/3页)

权势熏天的窦宪接着做了两件很有性格的事。

其一:将谒者韩纡的儿子杀死,割下首级拿到父亲的坟前祭奠。

他的理由是:谒者韩纡当年曾经审判过父亲的案件,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虽说韩纡已经死了,但仇恨不能就此结束,父债子还,必须拿他儿子偿命。

其二:将齐殇王刘石的长子都乡侯刘畅杀死,并嫁祸于刘石的次子利侯刘刚。

刘畅和刘刚都是刘 的曾孙,来头不小,窦宪要将他们哥俩都整死,足见无法无天。

为什么要这样呢?

理由很龌龊。

刘畅从齐国跑来洛阳,是祭吊章帝的。

窦太后新寡,虽称太后,但年不过二十七八,难守空房寂寞,和刘畅看对眼了。

两人眉来眼去,很快就勾搭上。

自此,窦太后频繁地召刘畅入宫幽会。

这种事儿,算不算龌龊?

窦宪派刺客干掉了刘畅,并不是担心这桩龌龊的事儿被曝光,败坏家风,而是担心得宠的刘畅会分去自己在内宫的权势,这种心态,算不算龌龊?

之所以嫁祸于远在齐国的利侯刘刚,完全是随便找了个替罪羊,仅此而已。

但对窦太后而言,你杀仇人可以,我不管;你杀我情人,跟你没完!

她将窦宪禁闭在内宫之中,扬言要大义灭亲。

爱情的力量太可怕了,为了一个死去的奸夫,竟连亲哥哥也要开刀。窦宪很害怕,绞尽脑汁地找将功赎罪的机会。

很快,他找到了。

章和二年(公元88年)是个多事之秋,东汉帝国的汉章帝崩了。而北匈奴那边也没有好日子过,他们因为饥荒发生了内乱,每月都有数不清的北匈奴人南下逃荒,向南匈奴投降。

南匈奴早就盼着这一天了,看着北匈奴快混不下去了,就想趁机再踹一脚,让北匈奴彻底歇菜。

这一年七月,南匈奴单于给东汉政府上书,称:“应当趁着北匈奴内乱分裂的机会,出兵讨伐,打败北匈奴,成全南匈奴,让南北匈奴共为一国,使汉朝永无北方之忧。我等生长汉地,开口仰食,大汉每年给我们赏赐,动辄就达亿万之数。我们虽然无须操劳而安享太平,却因未能实行报效之义而感到惭愧。我们愿征调本部和分散在各郡的匈奴精锐,会同大汉天兵合力北征。但望能凭借圣上的神威,一举平定北方敌害!”

就这一封信,窦宪嗅到了里面的战机,也找到了将功赎罪的机会。

他向窦太后毛遂自荐,声称自己愿意统军北伐匈奴,以赎死罪。

事实上,窦太后就没动真格要杀自己的哥哥,将他搞禁闭,也就是一时的气愤,正苦于没借口将他释放,现在好了,借口有了,同意了窦宪的请求。

章和二年(公元88年)十月十七日,窦太后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佩金印紫绶,比照司空规格配备属员,以执金吾耿秉为副,以及羌人、胡人部队,再联合上南匈奴,准备北伐匈奴。

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六月,窦宪与耿秉各率四千骑,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率万骑从朔方鸡鹿塞(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哈萨格峡谷口)出兵;南单于屯屠河率领万余骑从满夷谷(今内蒙古固阳县)出兵;度辽将军邓鸿和边境地区归附朝廷的羌胡八千骑、左贤王安国万骑从翩阳塞(固阳县境)出兵。三路大军分路合击,约定在涿邪山(今蒙古西部、阿尔泰山东脉)会师。

窦宪与耿秉所率大军在稽洛山(今蒙古境内的汗呼赫山脉)与北匈奴单于遭遇。

为了将北单于驱逐到涿邪山,以便由三路大军合围,一举全歼,窦宪分别派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率领南匈奴一万余精锐骑兵与北匈奴单于展开大战。

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

北匈奴军饱受饥饿之苦,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哪里经得起汉军的攻击?

北匈奴军一败涂地,北单于在乱军中落荒而逃。

窦宪整军追击,直追杀到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大部落王以下一万三千人,生擒者甚多,还俘获了各种牲畜百余万头。而由大部落副王、小部落王率领前来投降的,先后有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

想当年,战神霍去病进击祁连山,每次所俘不过数万人。窦宪这一役之功,却远超前辈英雄。

以后的事实证明,窦宪此战的战果之盛,非但空前,而且绝后。

壮哉,这千秋不朽的赫赫功勋!

北单于既已远遁,窦宪派司马吴汜、梁讽携带金帛沿路寻找。

不久,他们就在西海上找到了北单于的踪影,于是散发传单,诱以重利,实施招降。

北匈奴人心离散,北单于自觉无路可逃,只好接受投降,仿效当年呼韩邪单于归汉的先例,率领他的部下与梁讽一起回到私渠海,准备到洛阳拜见汉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