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提纯可卡因人咬狗(第2/26页)

其实这个发现并不新鲜。南美洲人把可卡因当烟抽已经有好多年了。早期从古柯叶子里提取可卡因的时候就涉及一道程序,要把古柯叶子转化成一种名叫“基础膏体”的膏状物,人们通常称之为“膏”,“巴祖克”,或是“基”。这种白色的淤泥状的物质是可卡因交易的标准流通形式:正如亨利.赫德.鲁兹比发现的那样,它制造起来很容易,也很容易运输,而且离纯粹的盐酸可卡因也仅仅几步之遥。然而鲁兹比没有注意到的是,这种“基”可以当烟抽。它可以抽,是因为在提炼之前,“基”里面含有比率很高的可卡因硫酸盐——这东西遇热可以完全蒸发。从事可卡因行业的南美洲人养成了刮上一点点“基”塞进烟里抽的习惯。这样抽的效果会带来迅速而强烈的“上冲”感。然而在这个阶段,除了从事可卡因生产的人外还没有谁抽可卡因。这是一种行业习惯。当时,由于这种毒品带来的“欣快感”非常强烈,这个习惯迟早会流行起来。

七十年代早期的时候,北美的某个人意识到抽可卡因的潜力。尽管还没有谁设法查出哪个家伙应该对此负责,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还是被加利福尼亚,洛山矶大学的一个教授仑.西格尔再现出来。西格尔是世界上可卡因科学史方面最重要的专家,他花了许多年的时间来探索提纯可卡因的演化史,从还没有任何人听说“提纯可卡因”这个词之前研究起。1982年他出版了《致幻类药物日志》一书,对抽可卡因这一作法的演化史进行了权威性的描述。这本书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西格尔看来,在七十年代早期的某个时候,也许就在1970年,一个美国的可卡因贩子来到秘鲁检查生产情况。到那儿后他发现,有些工人在抽一种他们称为是“基”的物质。他试了一点,对其效果不由大吃一惊。回到美国之后,他开始按照他在秘鲁试过的方法来提取可卡因。但是有问题。盐酸可卡因没法抽。

西格尔估计,这个家伙找到一个懂化学的朋友,问他为什么可卡因没法抽。他告诉他说自己正在寻找一种由可卡因衍生而成的物质,秘鲁人称之为“基”。能不能帮他制造出一点来?他们一起在化学百科全书里查“基”这个词,发现盐酸可卡因是一种盐,但是要把它转化成一种基本——或是“盐基”——形式也很容易,只要出去里面的氢氯化合物分子就行了。他们可能以为这种形式的可卡因就是南美洲人一直在抽的东西——因而他们才给它起了这么个名字:“盐基”。要把可卡因盐转化成盐基,只需要加入一种合适的碱(氨气就行),再把得到的东西溶解在诸如乙醚之类的强效溶剂里,让可卡因结出晶体来就行了。这办法还真行。因为这个过程涉及把可卡因基从盐酸可卡因中释放出来,所以他们称之为“让可卡因中的盐基游离出来”——或是“游离盐基可卡因”。

事实上,这些家伙完全弄错了。南美洲的种植者一直以来抽的是一种粗制的混合物,是包括可卡因硫酸盐在内的可卡因化合物。“盐基”只不过是他们给它起的名字。这些美国人找到的不是粗制的混有其他物质的可卡因硫酸盐,他们抽的是纯可卡因基。正如西格尔所说,“他们抽的是这个星球上以前从来没有人抽过的东西。”这东西的劲儿异乎寻常地大。当然,可卡因这时还非常稀罕,而且很贵,游离盐基可卡因要流行起来还需要很长时间。七十年代早期,即便是想定期买到可卡因也很不容易。但是,一旦市场打开了,价格就会下降,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它。

游离盐基可卡因最初是个大秘密。它不仅仅要求有大量质量上好的可卡因——这一点就让大多数人无法尝试它——而且要懂点化学知识,还要有几件工具(烧杯,量杯和溶剂)。而且,对之保密也符合知道如何把可卡因转化成游离盐基可卡因的人的利益。知道这个秘密的毒贩子开始做游离盐基可卡因的生意,靠当“药剂师”来赚钱。他们出现在那种有许多可卡因的晚会上(早期的时候,这种晚会专属于娱乐明星和毒贩子),提出为他们泡制游离盐基可卡因,作为回报,他们自己也要享用一点。大麻贩子艾伦.朗回忆说,他在纽约的时候身边就有这么一个角色。因为他总是定期坐飞机到哥伦比亚去,所以总会带点可卡因回来自己享用。

他告诉我说,“一次纽约有个聚会,我有可卡因——你知道的,我两美元一克买的。所以我带了一些去,把可卡因倒在了桌子上,给自己卷了支烟,有个家伙对我说,‘你知道吗,你这是在浪费可卡因’。我说,‘啊?’他说,‘你应该这么干’——他把可卡因拿到了厨房,做了些游离盐基可卡因,我们开始抽起来……他在厨房就能做出来。他把这东西叫游离盐基可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