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火力(第2/3页)

“这种大事,长官们决定就可以了,”向小强硬着头皮道,“哪有末将插嘴的份。再说,炮兵也非末将所长。”

没想到这句话反倒惹火了曹铭钦。这个老将军的火爆脾气上来了:

“什么意思,‘这种大事长官们决定就可以了’,你这话的意思,难道本将是专横跋扈之辈,容不得别人讲话的?还炮兵非你所长,那你说你所长在哪里?今天到这屋开会的将领,人人都担负大明的生死存亡,只有你会做人?要是大家都像你一样,张口就推卸,我们干脆放清虏过来算了!”

曹铭钦一副耿直的火爆脾气,本来没把向小强怎样看在眼里的,准备随口刁难他一句就算了。结果向小强反问了一句“火炮是不是就从后方的战略预备队抽调”,他认为很关键,问到点子上了。曹铭钦本人也是在这上面犹豫的。战略预备队轻易动不得的,那是关键时刻救命的东西。

他刚觉得向小强有点能耐,想听听小伙子说出点什么的呢,这小子就来一句“这种大事长官们决定就可以了”,把老将军气得不轻。哦,年纪轻轻的就这么滑头,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你在这里明哲保身,那国家养你何用?

曹铭钦这几句也把向小强的火气训出来了,向小强心说,你以为我不想说啊?我怎么知道你们这里边是什么规矩,你们一帮老头大叔,水很深的样子,我刚来的什么也不知道,我怎么知道该跳不该跳。

但他转念一想,现在大明朝确实也到了生死关头了,自己担心无非就是人民卫队司令这个位子,大明一破国,什么也留不下。再说,反正自己现在又想跑路,还担心位子干什么?索性张口随便说,口气再冲一点,把这些人得罪一遍,他们有本事把自己从人民卫队司令位子上弄下去最好,弄不下去,想必也得有不少意见送到沈荣轩和朱佑榕那儿,自己就势辞去职务,一身清爽,名正言顺的带着钱和美女跑路,留在这没准给大明朝做陪葬了。

向小强吧嗒吧嗒嘴,说道:

“既然长官说到这份上了,那末将就说了。请问,调炮兵部队来的目的是什么?”

“荒唐,当然是弥补我们的火力劣势!”

“那弥补我们火力劣势的目的又是什么?”

不少人都笑了,还有很多人不满地看表。曹铭钦气的吹胡子瞪眼,拍桌子道:

“向小强,你究竟想说什么?”

向小强不依不饶地道:

“请回答!请在座的诸位也都回答一下!目的!目的是什么?”

慢慢地静下来了,众将领相互看着,琢磨着这个“目的”。是啊,弥补火力劣势的目的是什么?好象是……想想看。

向小强道:

“我们调预备队的炮兵,能调多少?调来几个炮兵师?不可能吧,因为防线很长,只为南京一地,最多能抽来几个重炮团,也就是百来门重炮的样子。但20公里长的南京段,清军每公里就有150门,我们这点只是杯水车薪,依然是火力劣势。既然不能形成压倒性的优势,还是那句话,目的呢?

“为了给我们火力准备,要攻过江去?显然不是吧。或者是现在防线工事里的火炮不敷使用,几乎就让清兵攻过来了?也不是吧?目前来看,我们防线工事里的火炮表现十分出色。虽然比清军的少,但防守长江已是有余。

“为了消灭清军的炮兵?从图上看,清军炮兵阵地布置在汤泉镇和永宁镇的山后,而我们要想凑够射程,必须将重炮裸露布置在江边。这样他们可以轻易的打到我们,我们却很难打到他们。就算能打得到他们,我们这些新来的炮没有水泥工事的保护,直接暴露在十倍的清军炮火下,既起不到压制的作用,还有覆灭的危险,还不如让他们在预备队的手里发挥作用。

“所以,依末将看来,这样以我之短,攻敌之长,很不划算。据我所知,我们长江防线的水泥工事,顶盖厚度都在一米五以上,一些主要工事厚度在三米以上。南京段的沿江,更是以全钢升降炮塔为主,清军炮击时缩进地下,清军冲锋时升上来开火,更是难以摧毁。目前对我们工事形成威胁的,只有那门列车炮。

“而列车炮每小时只能打两发,射速慢不算,而且只敢躲在几十公里外,凭借射程优势向我们开火。靠得太近了,一旦被我们发现位置,派飞机空袭,它连预警隐藏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清军在夺取长江两岸制空权之前,是不敢把列车炮靠得太近的。所以威胁也就相当有限。

“所以,末将的意思,既然我们已经把这么多钱没有花在火炮上,而是花在了钢筋水泥上,现在就让这些钢筋水泥发挥作用吧。嗯,一点愚见,不知诸位长官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