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向的抉择VS秋的抉择(第2/4页)

……

向小强跟着沈荣轩走出乾清宫,来到宫殿前的石栏边。宫殿周围是几棵几百年的古树,每一棵都用铁链围起来,用小铜牌标着树的名称、年代。

沈荣轩双手扶在汉白玉栏杆上,居高临下望着这些古树。雾气很重,石栏上很潮湿,很凉,但他好像没发觉一样,双臂毫不在乎地扶在上面。

远处是隆隆的炮声,向小强裹着军大衣,缩着脑袋,站在他身后,忐忑地等着他开口。

“小向啊。”

向小强听到沈荣轩又恢复了叫他“小向”,不知怎么的竟一下子轻松起来了。现在只有他们两个人,沈荣轩要还是笑呵呵地叫自己“向大人”,那才是不祥之兆。

沈荣轩问道:

“还记得你第一次见我时说的话么?”

向小强一怔,回想着自己刚来大明时,到东厂去参加会议,在开会前借着倒茶的机会,向沈荣轩表忠心的情形。

沈荣轩继续道:

“你当时说的那些话,现在每一个字我还记得。你当时跟我背诵那首文天祥的《扬子江》,说实话,我心里是感动了一下的。……我本来以为,今天这些人中,但凡有一个支持陛下留守南京的,那就应该是你。”

向小强顿时面红耳赤,心中一股强烈的惭愧涌上来,低下头,不知如何以对。

“小向,自从你来到我们大明后,表现一直非常优秀。我总对自己说,当初没有看错人。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但是看一个人不能听他自己怎样说,要看他实际怎样做。你的实际表现赢得了我们的信任,也赢得了陛下的信任。年轻人有野心是好事,甚至想踩着前辈往上爬都没关系。年轻人嘛,我年轻时也是这样。……但是现在大明有难,我们就不能想得太多。自己的仕途前程、荣辱得失、甚至身家性命,都不能想得太多。……你既然喜欢文天祥的诗,就应该知道他最著名的诗不是《扬子江》,而是另一首。”

一席话说得向小强汗流浃背,惭愧、紧张甚至恐惧,交集在心头。沈荣轩的话中好像有什么地方让他如芒刺在背,总觉得不妥。但究竟是哪里,却一时想不出来。

向小强脑中空白,下意识地说道:

“沈公说的,是《过伶仃洋》。”

沈荣轩转过身来,微笑道:

“愿意背一遍我听听吗?”

向小强深吸一口气,喃喃背道: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沈荣轩笑道:

“背得很好。所以说,在这种敌人从北方过来的时候,我们不能光知道‘不指南方不肯休’,还要知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向小强脸又是一红,低头惭愧地说:

“沈公说的很对,学生记住了。”

沈荣轩点点头,摸出怀表看了看:

“有这句话就好。……不早了,我得去统帅部了。你也抓紧,你也有很多事要做。”

向小强猛地意识到,眼前的人是一国首相,是那种日理万机、日程表排得满满的人。在“新年政变”之后,他还是第一次对自己说这么多话。

沈荣轩临走时拍拍他的背,微笑道:

“小向,听说你军事上很有一套。我们都是文臣,这方面不如你,如果清虏打过来,保卫南京就靠你了。一定要好好发挥。”

向小强心里一热,看着沈荣轩的眼睛,相当郑重地说道:

“学生一定不负沈公重托。”

……

向小强目送着沈荣轩的背影消失在白雾中,才有些虚弱地靠在汉白玉栏上。发觉自己后背出了一身冷汗,脸滚烫,像火烧一般。

自己想保命的那点算盘,根本没逃过沈荣轩的眼睛。一番循循善诱,自己居然让调教得像个小学生一样。向小强内心突然升起了一股不服气。

装什么老大,了不起啊。不是当初老子搞政变,你能当首辅?

唉,不过……

“这家伙果然是个鹰派啊!”

向小强在心里说着。自己虽然有些惜命,但自认为也是个鹰派。但愿不被沈老鹰看扁了才好。

突然,沈荣轩的一句话回响在他耳中:

“小向,自从你来到我们大明后,表现一直非常优秀。我总对自己说,当初没有看错人。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但是看一个人不能听他自己怎样说,要看他实际怎样做。”

……“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从哪里来”……

向小强玩味着这句话,额角的冷汗不断留下来。

当初东厂不是认定了自己是英国情报官么?怎么又说“不知道他从哪里来”?

也许是当时骗过了江美庐,但根本就没骗过沈荣轩。或者是当时骗过了,但后来一调查,英国军情局那里根本就没有过自己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