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瓜分(第2/2页)

高层一致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现在面临一道选择题,而这道选择题在这些军政官员们看来,太明确不过了。

十几天之前,一艘苏联货船驶进了东京湾,一个苏联秘密使团抵达东京。带团的就是斯大林的心腹、外交老手——莫洛托夫。他带来了斯大林的一个建议:趁着明国刚打完一场大战、北方未稳、尚不能形成战争潜力的时候,苏日两国联合对明国下手,争取在明国北方弄出一个缓冲区来。最理想的方式是让北清复辟,成为两国的傀儡。

莫洛托夫甚至在地图上划出了未来的势力范围:北方的西部——甘肃、内外蒙古西部、南北二疆属于苏联势力范围;东部的东北、华北各省,属于日本势力范围。

斯大林打什么算盘,日本人当然知道。加上苏联人近期在南疆北疆搞得一连串动作,日本人明白斯大林多半要想在大明西北动手了。这时候想拉上日本一块儿干,两面夹击,让刚拿下北方还没喘口气的明国陷入两线作战。

莫洛托夫说的很直白:苏联不允许资本主义的明国直接横卧在苏联南侧,确保长远的将来,东方没有后顾之忧。而日本更需要广泛的大陆领土,消除成为亚洲领袖的障碍。我们双方的目的不是吞并明国,而只是尽力把北方恢复到统一战争前的状态,同时我们两家等于是瓜分了北清,都得到了最大的利益。但是这个利益必须两家一起做才有可能成功。任何一家单独对付明国,都难以实现预期的目的。

日本人也很精明,知道斯大林表面很慷慨,自己只要中国西北的几个省,而把中国北方最肥沃、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华北划给了日本,但实际上有点让日本为苏联火中取栗的感觉。东部各省千好万好,那是明国的核心利益范围,是明军要拼了命的守护的。而西北各省虽然贫瘠,但只要日本在东边也闹腾着,明军就不会弃东部而顾西部,一定会把主力留在东部和日军作战,而让苏联轻易地在西边摘到桃子。

但是苏联人虽然这么打算,日本人却另有自己的算盘。用林铣十郎的话说,日本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尽力扩大自己的利益,尽力削弱明国。但是,绝对不能做主力。主力一定要留给苏联来做。而且,一定要等到苏联和明国打到白热化、明国精锐尽数调往西北之后,日本才能在东部动手。日本是三国中最弱小的国家,凭着这个“弱小”,日本就有了充分的让苏联先动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