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王叔辅政与党争(第2/3页)

法兰西王太子查理甚为可怜,事业起点与自己外甥婴儿国王亨利六世相较,实有天壤之别。母后控制疯子父王声称他为“私生子”,剥夺其王位继承权。父亲逝世后,他宣布自己才是真正的法兰西国王,多数法兰西人认为《特鲁瓦条约》是被外国人胁迫所签,倒也同情王太子,认可他的国王身份。

反英贵族们名义上承认王太子作为复国战争领袖的地位,但太子缺乏实力,直辖领地狭小,经济相当拮据,日常生活已尽量从简,若非苏格兰“志愿军”热情万丈纷纷前来参加“抗英援法”,处境会更加惨淡。国家处于乱世,近半土地沦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王太子一少钱财二缺功勋,不敢举行加冕礼,合法性仍不充足,所以人们习惯上还是叫他王太子。家庭离散,母子反目,太子常为兵马和钱粮发愁,每日得到的消息不是这里战败,就是那里沦陷,这种煎熬非常人所能忍受。

兰开斯特支系博福特家族关系图

贝德福德公爵尽心竭力经略法兰西,王兄逝世后仍取得不俗成绩,1424年8月他与索尔兹伯里伯爵指挥韦尔讷伊战役获得大捷,王太子查理与苏格兰联军损兵四五千,但英军也付出阵亡1600余人的代价。王太子查理被贝德福德逼入绝境,此役败北后手头精锐尽失,个人财政破产,沦为西欧最穷困潦倒的大领主。然而,贝德福德却未能充分利用此战胜利继续扩大战果,他必须回国调解汉弗莱与博福特主教的矛盾,党争已经闹得朝野沸沸扬扬,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贝德福德还得亲自去拆散弟弟汉弗莱的婚姻,他认为这桩婚事将会毁灭英格兰在法兰西的所有事业。

好公爵汉弗莱的婚姻有段非常曲折的故事。

巴伐利亚公爵威廉二世同时也是荷兰伯爵和埃诺伯爵,有个独生女杰奎琳,曾经是法兰西太子妃,嫁给第四任王太子约翰。1417年丈夫和父亲先后去世,杰奎琳守寡,同时承袭家业成为女公爵和女伯爵。杰奎琳的叔叔列日主教,绰号“冷酷约翰”,在其姐夫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西吉斯蒙德的支持下,宣称拥有家族继承权,向杰奎琳开战。以城市工商业市民为主的“鳕鱼派”支持冷酷约翰,以土地贵族为主的“铁钩派”支持杰奎琳,这就是荷兰地区著名的“铁钩与鳕鱼战争”。

杰奎琳有女汉子气质,但在骑士时代女流之辈很难应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杰奎琳母亲名叫勃艮第的玛格丽特,与现任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布拉邦特公爵约翰四世的父亲是同胞三兄妹,因此杰奎琳与这两位公爵是表亲关系。为增强家族实力,给女儿寻找外援,玛格丽特将杰奎琳改嫁给她表弟布拉邦特公爵约翰四世。

婚事的选择是错误的,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布拉邦特公爵能力平庸,性格懦弱,正处于财政困境中,他不断向冷酷约翰示弱,愿与之“联合行政”,割让妻子名下领地换取钱财。杰奎琳瞧不起自己丈夫,利益多次受损后,她决定以“近亲通婚”为由请教宗解除婚姻。通常,只要愿意花点钱财,贵族们的这类请求教宗都会应允,但杰奎琳的叔叔和西吉斯蒙德在教廷活动,从中作梗。

1421年3月,杰奎琳索性跑到英格兰向威名显赫的亨利五世求助,亨利五世忙于对法征战无暇顾及她的请求,仅热情款待了她,在王后诞下儿子后还邀请她担任教母。女公爵在英格兰生活期间,汉弗莱对她展开追求攻势,两人点燃熊熊爱情之火,等不及杰奎琳解除与前夫婚姻,他们就于1422年初秘密结婚。在女公爵看来,汉弗莱作为西欧最有权势的王公之一,无疑可协助自己保护家业;汉弗莱认为,娶了女公爵,他可以以妻子的名义兼管对方的领地,扩大自己的权势。何况男方儒雅风流,女方魅力无穷,这是政治和爱情兼顾的完美婚姻。

亨利五世驾崩不久,杰奎琳似乎从前夫那里得到含糊的离婚许诺,立即对外宣布已结婚的消息,令各国诸侯颇为震惊,因为这桩婚姻有可能改变西欧政治版图。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还未解除以前的婚姻即再婚,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事件,不过汉弗莱是亨利五世弟弟,英格兰护国公,杰奎琳是女公爵,谁能把他们怎样,所以这并非大问题,摆平背后的政治与经济利益关系才是重点。

问题的关键在于汉弗莱和杰奎琳都不愿放弃女方娘家的爵位和领地,布拉邦特公爵和冷酷约翰自然万般不乐意。1425年1月,汉弗莱与杰奎琳率兵在加莱登陆,大有前去武装离婚和保卫家产的架势,杰奎琳公开宣布,自己的领地和财产都归汉弗莱接管。说来凑巧,几天后冷酷约翰中毒身亡,布拉邦特公爵一直以来以妻之名管理领地,可以跟冷酷约翰分享利益,现在若离了婚,自己将一无所有,所以他拒绝解除婚约;但考虑到冷酷约翰已死,自身实力不足,他把堂兄勃艮第公爵拉下水,委派对方担任领地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