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博福特夫人与亨利·都铎(第3/4页)

事情提前败露,谋反者的起事就显得仓促,白金汉的很多家臣不愿应召前来参加无望的事业,他只得10月18日带着部分家兵如约从布雷克启程,朝着赫里福德郡挺进,准备南下与登陆的亨利·都铎会师。天公不作美,连续数日的暴雨使塞文河水漫出河岸,冲毁不少道路和桥梁,白金汉的人马无法顺利渡河。理查德三世已布好包围圈,等待叛军入网,白金汉平时就缺乏人格魅力,跟随他来的家臣亦显勉强,遭此挫折,军中士气低落,部队开始逃散。

瞬间变成光杆司令的白金汉伪装成工匠逃跑到什罗普郡,躲在一个老家臣的农舍里,对方为了可观的奖金出卖了他,11月2日他被押送到索尔兹伯里处斩。随后理查德三世南下坐镇埃克塞特震慑各地骚乱,其他地方的举事者听说主力白金汉失败,纷纷偃旗息鼓,一场密谋已久的起事居然以如此戏剧性的结局草草收场。

理查德三世和路易十一都曾派人向弗朗西斯二世讨要亨利·都铎,公爵顶住两边压力继续庇护这位宝贵的客人。当年8月30日法王路易十一逝世,他的儿子继位为查理八世。由于新国王才13岁,法兰西忙于丧事和政权安排,与布列塔尼之间的关系暂时和缓,弗朗西斯二世才能挤出资源大力支持亨利·都铎,赞助他15条船与5000雇佣兵入侵英格兰。

亨利·都铎仍不知道英格兰的起事已失败,他的入侵船队同样深受恶劣的海上气候影响,10月31日才从布列塔尼启航。大部分舰船被飓风吹散后纷纷返航,亨利·都铎仅率两艘船于11月初驶近德文郡普利茅斯港,谨慎派出小艇登岸打探消息,听说白金汉已被处死,判断举事无望,悻悻返回布列塔尼。

当代有史家认为,白金汉所谓支持亨利·都铎诉求王位,建议他迎娶约克家长公主,是后来亨利·都铎附会之辞,其实白金汉本人想趁理查德三世声誉受损、合法性动摇之际夺取王位,与亨利·都铎结盟无非图多个盟友增强力量而已。白金汉的真实意图难以察考,这次举事他从未打出主张亨利·都铎为王的口号,三方都没有散发过这样的宣传文本,很有可能他们都还不确信爱德华五世是否死亡。而且当时打出为先王合法继承者奋战的旗号,明显比推举其他贵族为王更具吸引力与合法性。

1483年圣诞前夕,亨利·都铎在布列塔尼首府雷恩的大教堂发表著名的“平安夜演说”,声称自己是合法的英格兰国王,一旦夺取王位将与约克长公主伊丽莎白结婚。500余追随者向亨利·都铎宣誓效忠,他们少数是原来的兰开斯特余党,很多是从国内逃出来的约克党人,忠于爱德华四世及其儿子,其中也包括伍德维尔家族的残余力量。

亨利·都铎的宣言传入英格兰,突然多出一个有力的王位争夺者,令理查德三世紧张不安,他也开始从法律和军政方面强化防范措施。1484年1月,理查德三世召开执政生涯中唯一一次议会,约100名参与谋反者被剥夺权利与财产,宣布为叛国贼。受操控的议会通过充满谎言和污蔑的《王室权利法案》,确认伊丽莎白·伍德维尔与她母亲使用巫术获得与爱德华四世的婚姻,暗示老约克公爵只有理查德三世这个合法子嗣。

博福特夫人作为女性,理查德三世不便把她从严治罪,她的丈夫斯坦利男爵及其弟弟没有参与反叛,反而皆获重用,斯坦利男爵接替了白金汉公爵的英格兰元帅职务,他弟弟威廉·斯坦利则担任北威尔士大法官和卡那封城堡总管。当然,国王这样做也是为了拉拢这一西北地区的豪强。看在斯坦利的面子上,理查德三世宽恕了他的妻子,但剥夺里奇蒙伯爵夫人头衔,对她从娘家继承的地产实施监护,但部分收入转交给斯坦利,并命令斯坦利将其软禁,严格监控她的一举一动,不准再发生谋叛事件。

虽然前王后只不过是困于避难所的孤弱女子,理查德三世意识到如果不与她“和解”,无法减轻伍德维尔家族的恨意,敌人们还会以避难所为中心策划叛乱;亨利·都铎也会因此有空子可钻,趁机组建联盟,把忠于爱德华四世的约克党骑士、乡绅团结到自己周围,与前王后和解,则能削弱王位挑战者的合法性。

3月1日理查德三世发表和解宣言,承诺保证前王后及其女儿们的安全,将会善待她们并分配给她们地产,为她们寻觅合适的婚姻,要求前王后带着孩子们离开避难所。

前王后最终同意“和解”要求,不久后她也走出避难所过上正常生活。她因此受到很多编年史家诟病,认为她忘记杀害兄弟和儿子的深仇大恨,把女儿们交到“恶魔”手中,简直蠢不可及。其实她真的别无选择,当年理查德三世才31岁,还有个儿子“米德汉姆的爱德华”,白金汉叛乱又被轻松瓦解,前王后无法预测理查德三世能活多久,是否会被推翻;她至少需要为女儿们的前途着想,总不能带着她们在避难所过一辈子。理查德三世为解决隐患不惜手段,把亨利·都铎宣称要娶的女孩(王牌)置于掌控之下,并暗示如果前王后不答应要求,他可能武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