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武昌大战(二)(第2/3页)

打头阵就打头阵吧,自己要是忙起来,就可能不会再梦见那个小女孩子了。

蒋琦和一群青壮跟着一个老兵,吭哧吭哧地奋力抬着一个大炮,把大炮架上武昌城头的炮台,这些青壮里面老兵最欣赏的就是蒋琦,力气大,服从指挥,眼神里还有一股狠劲,老兵就让蒋琦当这几个青壮里的头,还说等武昌之围解除之后,要和自己的长官保举蒋琦也进绿营吃这碗饭。蒋琦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蒋琦是武昌的泥水匠,还是有一股子力气的,前年父母给他说了一门亲事,是在岳州知府衙门当着丫鬟的芸儿,没有卖身,只是当差而已,蒋琦前年见了一下芸儿,伴着母亲一起在茶馆见到蒋琦的芸儿红了脸,低着头对着憨厚老实的蒋琦很是满意,走的时候还害羞地送了一个绣着云朵儿的荷包给蒋琦,有了念想的蒋琦就天天努力做泥水活,攒钱叫父母存着,等着两年之后芸儿当差满了之后,把芸儿娶进门,两口子孝顺着父母,团圆美满的在一起。

蒋琦在城墙上忙碌的时候,想起两人初见的场景,又温柔的笑了起来。等到直起身子,看到城外的红色大旗和耸动的人头,眼神里残存的温柔化成了痛恨的利箭!

额,新年出现这些场景似乎不太好,不过谁让这是剧情需要呢,在这里我祝各位衣食父母们元旦快乐,万事如意!!!

全怪城外的这些逆贼!前几天岳州逃出来的人说,岳州知府全家与城携亡,太平军恼羞成怒,堵住知府衙门,堆满柴火,把府里的一切全部烧成了白地,包括,我的芸儿。

蒋琦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跌倒在地不起,昏迷了一会,挣扎着起来,手里紧紧抓紧了那个绣着云朵的荷包,在几个知府的招募青壮帮忙守城的报名点报了名。

远处逆贼们的号角呜呜地吹了起来,按照绿营老兵说过的,逆贼这是要进攻了,墙上的老兵呼喝着叫青壮煮沸油,有的准备火石,有的准备檑木,有的准备大石,指挥着蒋琦的老兵呼喝着叫蒋琦过去,等蒋琦过去,给了他一把黝黑的铁尺,叫他指挥着自己一队的青壮准备好大石,等着逆贼上了云梯,就砸下去。蒋琦拿着那把铁尺,挥了一下,觉得和自己做泥水工的铲子差不多重,刚好趁手。

如雨般的箭簇射向朝阳下熠熠生辉的武昌城,湖北巡抚常大淳穿着整套官服,粉底皂靴,头戴花翎,神色肃穆地端坐在女墙上,边上的侍从拿着盾牌挡着射来的冷箭,箭簇射在盾牌上叮咚作响,常大淳也是纹丝不动,身后赫然摆着一口乌油油的桐木棺材!

常大淳听着太平军传来的激越号角,捻须一笑,摆了摆手道:“传令下去,今日本官在这城门楼上,看着诸君怎么浴血杀敌,保住这自己身后的千万家人和这武昌城!贼不退,本官不回府,城若破。”常大淳眯了眯双眼,“本官已将棺材放置此地,城若破,本官与城携亡!”

“是!”

在持续了一盏茶左右时间的箭雨之后,太平军的号角调子一变,变得激越了起来,太平军里面鼓噪了起来,一群小个子的太平军冲上了云梯,毛六赫然在里面。

汉水,古代称沔水,长三千多里,为长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的汉王山(嶓冢山),东南流经陕西汉中、安康,出陕西后进入湖北省西北部,在湖北十堰的丹江口市与汉江最长的支流丹江汇合,继续向东南流,过湖北省的襄阳、荆门、天门、潜江、仙桃、孝感汉川等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

汉阳府的一处沿江的洼子里,王锦绣正在船上闭目养神,四周摆着硝石、硫磺、火药等一干易燃易爆物品,王锦绣也似乎毫不在意。

“报!总兵大人,前方在汉水口的探子回报,洪逆已经在汉阳至武昌之间架起两座浮桥,于今日已经开始攻打武昌!”总兵亲兵前来回报。

“知道了,叫探子时刻探着消息,情况若有变,立即回来禀告本座!”

“喳!”

王锦绣依然闭着眼睛,口里的话低的除了自己之外,零碎的声音全被船下的滔滔汉水卷了进去。

“现在……还不到时候。”

“现在还不到时候!”太平军左辅正军师、东王杨秀清在万寿宫的帅帐里面斩钉截铁地说。

“浮桥虽然已经搭起,但远远还不是全部投入兵力的时候,湖北水师虽然羸弱,可是咱一路过来,都没瞧见半驾水师的船只!说不定这常老匹夫准备着什么人等着咱们全力攻城的时候儿来截胡!传令下去,沿江所属各部,围攻武昌后部加强巡逻,务必不使有人趁了咱们的后路!汉阳汉口分兵等着我的命令,不许轻动,等我一鼓作气攻下武昌城,叫老匹夫的后手一个都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