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武昌大战(三)(第2/3页)

芸儿,杀了一个给你报仇,将来,还会有的!

第二日的进攻无功而返,除了在城墙上炸出几个缺口外,一无所获,太平军在武昌城下丢了几百具童子军的尸体,灰溜溜的鸣金收兵了,武昌守城的士兵士气大振,高声叫喊,响声传入云霄,蒋琦也擦了擦身上的汗,疲倦的看着城外的逆军如潮水般的退去,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湖北巡抚常大淳捻须一笑,但是看到城外的太平军收兵的队伍散而不乱,笑容微微一凝。敌军军心未乱,恐怕这武昌城守的难度又要加大了,接下来几日必是血战!

常大淳远远地望去,江上人马嘶腾,逆贼们的水师铁锁链环地稳如平地,两座浮桥像是龟山和蛇山横贯在武汉三镇旷阔的水面上,在夕阳的照映下分外巍峨,常大淳的视线越过太平军的浮桥,远远的看着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隐隐约约汉江的白浪如同白线,常大淳心里又是激动又是忐忑。

皇上料敌先机,逆贼果然搭起浮桥,王锦绣啊王锦绣,你可千万别让老夫失望!

蒋琦将那个老兵抱下了城墙,在颠簸中老兵醒了过来,咳嗽了几下,看到是蒋琦抱着自己,感激开口道:“直娘贼,原来是你救了老子,不错不错,老子看你是块好料!今天这恩情我老马记下来了!将来你要是入了伍,咱们就一个马勺里头吃饭了!我欠你的命,将来必当报还!”

蒋琦苦笑着摇了摇头,也不说话,径直把那叫老马的老兵送到了城里头被武昌知府集结起来的大夫哪里去,腰上别的那把从瘦小的逆贼手里掉下来的刀刃上还有些没有凝结的血液,欲滴未滴。

我要你的命做什么,我谁的命都不想要,只想要我的芸儿能回来,我宁愿付出我的命。

万寿宫,杨秀清帅帐。

太平天国众王齐聚东王军师杨秀清的帅帐里商议军事,人人神情凝重,杨秀清看了下众王闷闷不乐的表情,笑着开了口:“各位兄弟这是怎么了?才两天而已,没攻下武昌城实属正常!没瞧见咱们围攻长沙城也围了三个多月?无妨!武昌乃湖广第一重镇,城池坚固,加上常老贼又施了坚壁清野之计,将汉口汉阳两城军民财物全一股脑儿塞进了这像乌龟壳一样的武昌城,要是三城分别固守,这必然是守不住的,如今呀,倒是要叫兄弟们多使些力气,解决这么个乌龟壳了!”

坐在第一下手的西王萧朝贵沉吟了一会,萧朝贵生于清嘉庆末年,壮族,武宣县河马乡人。家境贫苦,到紫荆山靠种菜、耕山、烧炭艰难度日。清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派冯云山深入桂平一带传教,秘密组织革命力量。萧朝贵与好友杨秀清最早成为拜上帝会的成员。他们四处到壮、汉、瑶等各族人民中去宣传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好处,积极动员各族众参加拜上帝会。

萧朝贵和杨秀清是好友,说话也是无所顾忌,便开口了:“军师,虽然只攻了两天而已,但我发现这武昌城防备森严,人心士气高涨,咱们攻下武昌估摸着要有点难度呀,咱们何不避开武昌城,横竖湖北富庶的府县多的是。”

“不可!武昌城虽然坚固,但其中财务无数,打下武昌城收获必然丰厚,咱们要执行之前定好,定鼎江东,割据江南的目标,这财物虽然重要,但远远不及人丁重要!武昌城内有三镇人口,咱们打下估计能收罗着三四十万人丁,有了这些人,咱们去哪里都不惧。何况常老贼居然敢藐视与我,约我会猎武昌,这口气必须出了,打下武昌城,活捉老匹夫,千刀万剐,才能出了我这口气!”

萧朝贵思索了一下杨秀清的话,点了点头,“军师说的在理,是我鼠目寸光了!”

“西王谦虚了,传我军令,明日全力攻城,无需留着后劲,白天若是攻打不下武昌城,晚上点着火把,也要给本王烧塌武昌城的城墙!”

“遵命!”

十一月十五日,武昌城,午后。

常禄满身盔甲地站在女墙前的烽火台上,双手拄着马刀,看着城外的太平军像蚂蚁一样似乎永远不会少的从浮桥里涌了出来,心下暗暗吃惊。

这可是快到了日落时分了,杨逆还这么源源不断地派出贼军,莫不是想今日通宵达旦,攻下武昌城?

常禄微微冷笑,指了一处兵力的空缺,让轮换下来休息了片刻的士卒补上了那个防守的弱点,幸好鄂省民风尚属彪悍,壮丁顶的上不少的力,才堪堪把这城守到现在。

“军门,城西被炸出一大缺口!”

“叫胡把总顶住,顶不住叫他提头来见!”

“喳!”

“立刻禀报抚台大人,请他千万做好长毛逆贼连夜攻城的准备。”

“喳!”

掌灯时分,武昌城内外还是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