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离间之计(三)(第2/3页)

“臣妾听皇后娘娘的。”

李鸿章正在和皖北兵备道按察使扯皮,已经过了年是咸丰五年了,李鸿章想着在正月的时候把团练的银饷在兵备道这里解决掉一部分,可是那个兵备道也是当惯了官的老油子,云山雾罩,太极推手耍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肯松口。

“李大人,本官也有本官的难处啊,庐州、滁州、颍州、凤阳这些地方都是要靠着我这衙门转运的军粮呢,您也是知道的,僧王的大军也驻扎在颍州和亳州,那边若是周转不及时,我可是掉脑袋的!”

耐着性子和滑不留手的兵备道再谈了一会,只见自己的亲随在花厅外探头探脑,李鸿章皱了眉头,“什么事儿?”

“大人,京里头来了人了。”小厮恭敬的叉手在花厅外的檐下回禀道。

李鸿章瞧着那小厮的意思,朝着皖北兵备道道台微微欠身,“哦,是下官的父亲大人寄来了信,高堂来信,少荃不敢不先去奉安,请大人少坐片刻。”

“不用了,本官衙门那里也有许多事儿,咱们改日再叙吧,李大人。”

“少荃恭送大人。”李鸿章将皖北兵备道按察使送出了二门,转过身子问小厮,“是京中哪儿来的人?”

“来的人不肯说,不过老管家瞧着那两个趾高气扬的人,还有一个小子,估摸着是宫里头的人,管家已经安排到后头去了。”

“唔,我这立刻去见。”

安德海正在和杨九松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这庐州府美景美食,听到了花厅外头传来的脚步声,安德海连忙站了起来,背上背的包裹严严实实的,李鸿章走了这件小小的抱夏,打量了站在眼前有些拘谨的这个年轻人,瞧着那微微弯曲的背,和过分中性化的脸,李鸿章猜到这必定是来自宫里头的内侍,李鸿章抱了抱拳,“这位兄弟怎么称呼,在下便是李鸿章。”

小安子略微有些拘谨,本来是想行个大礼,可转眼想到自己是皇后宫里的,不是寻常的奴婢,分外尊贵些,便只是和杨九松一起打了个千,瞧见只是李鸿章一人进了抱夏,便掏出怀中的一份火漆封口的书信,递给李鸿章,“小的姓安,叫我小安子便可,李大人一看此信便知端的。”

李鸿章接过了安德海手里的信,看到封皮上的字迹,李鸿章便知是谁寄给自己的亲笔信了——自己书房的暗格里还躺着三四封同一人写的,李鸿章毕恭毕敬地打开,不多会便瞧完了里头的内容,不由得低头猛思,皇后这是什么意思?要我派得力的部下送他们去江宁,这皇后娘娘想做什么?

安德海瞧见了李鸿章思索的模样,开口笑道:“主子说了,若是李大人想知道,我这背后的东西,也可以给李大人瞧瞧。”

微微思索,李鸿章便收了好奇心,“罢了,既然皇后娘娘如此保密,在下也不敢探求什么了,安兄弟,暂且歇息一日,明日在下再派一千人任由你差遣如何?”别人的秘密还是少知道些为好。

“甚好,随我和杨九哥来的两位御前的侍卫,就暂且住在大人府上,等小的从东边回来,再从庐州府出发回京。”

……

太平天国春官正丞相胡以晃从安徽转回之后,杨秀清觉得他在庐州城下的表现丢了自己的人,亲自施了杖刑,春官正丞相的位子还留着给他,却不复之前的信任,被一脚踢出了天京这个小天堂,到板桥附近的大胜关驻守,这胡以晃每日借酒浇愁,日思夜想就是想着怎么才能回天京里头去,而不是在这外头临江的地方天天吹着刺骨的江风。

这日胡以晃难得酒醒,带着几个亲兵,骑着马,出来沿着大胜关的城门巡视了一番,其实巡视也只是装模作样,上游的湖口、芜湖都有重兵把守,下游的江南江北大营在去年又被打破了,清妖又没有什么水师,怎么能越过这长江来攻打自己这无关紧要的大胜关,胡以晃准备回去补个觉,再和府里头新得的美人温存温存,借此来打发这漫长无聊的时光,胡以晃调转马头沿着江回府,只见岸边有一群太平军围在一起,对着一个人手里的一个盒子指指点点。

胡以晃眯了眯眼睛,甩甩头,边上的亲兵心领神会,策马上前,不多会,那亲兵就疑惑地把那个盒子拿了过来,呈给了胡以晃,“丞相,兄弟们说这个盒子是上游飘下来的一艘船丢下来的,看着旗帜,好似是清妖的船。”

“哦?”胡以晃百无聊赖地接过那个长木盒,只见木盒用一个小巧的铜锁锁着,胡以晃摇了摇,里面传来的是几声闷响,胡以晃用手边的小刀劈掉了铜锁,看到木盒子里头装着一个杏黄色绸布的长条形袋子,胡以晃丢掉了木盒子,把绸布袋子打开,里头掉出来了一卷绣着祥云图案的卷轴,胡以晃这会子觉得是不对了,正了颜色,呵斥亲兵四处散开警戒,自己慢慢卷开了卷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