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围魏救赵(一)(第2/3页)

如果太平军占有江南,守住武昌,拥有武昌至南京的千里地带,以享有粮仓之称的江汉平原的粮食,不仅可以保障武昌、江南和前线的后勤供给,还能在版图上割裂清朝统治的完整性:“北兵不能渡江而南,两湖、两广、三江、闽浙之兵不能渡江而北,章奏不克上达,朝命不能下宣。”然后主力北伐,数路策应,以所向披靡之势迅速占领北京,这才是如同朱元璋开创明朝三百年基业的芦子。即使不能确保北伐成功,也能保证进退自如,又何至于偏师北伐的无策应、无退路呢?

坚守江宁的严重后果如今终于显现了出来,两个人都是极为精通谋略的,他们俩清楚的明白,若是天王继续定都天京,只会使陈玉成、李秀成等将士两头作战、瞻前顾后,穷于奔命,拖垮了自己的军队;两面作战,不断为天京救火,使任何进攻都只能浅尝辄止,攻击不能彻底,战机不断放弃,胜利成果不断放弃,既使天京保不胜保,同时又影响了这些地方的政权建设,原本石达开在安徽行之有效,深得百姓拥护的地方政权建设政策无法顺利实施开展,每次除了攻城掠夺财物之外,不能补充到自愿参加太平军的当地老百姓,没有新鲜血液注入的部队注定要走上消亡的道路。

“眼下说这些无用。”陈玉成说着和自己年纪毫不相称的话,他冷静的分析,“如今只能先放过曾国藩,回过头彻底剿灭天京城外的清妖江南大营,务必要天京城方圆三百里之内再无清妖,将来咱们远征各处才不会束手束脚!”免得像现在这样,劳而无功或劳而少功。

“也只能如此了,鸣金吧。”李秀成疲倦的挥一挥手,“等到咱们扫清江南一带的清妖,再和曾国藩算总账!”

“如何班师,倒是要好好商议一番。”

“不错!”李秀成挑了挑眉毛,振奋精神,把刚刚的颓废一扫而空,目光炯炯打开了案上的地图,招呼过陈玉成,“怎么班师剿灭清妖,咱们好好商议一下,清妖想叫咱们奔波劳碌,咱们反调着他们玩去!”

民以食为天,要解决天京城内广大军民的一日三餐,就是一个让人非常头痛的老大难问题。天京、镇江、扬州三大分战场,兵力在两三万左右,按太平天国军属比例算,家属至少有四五万之多,加上天京城内原有居民,起码有十万张嘴每天张着等食。按每人每天一斤口粮算,每天也得十万斤!这是一个比较恐怖的数字。

天京城外,取粮方向无非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江南大营阻断了东南两面的粮道,江北大营阻断了北面的粮道。这样一来,取粮的方向,只有西面的安徽。太平军经营安徽,除了取得上游屏障,就是要就近取粮。可是安徽的供应能力相对有限,要想彻底解决饥荒问题,就必须夺取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这些重要的产粮基地。

解决天京大本营的吃饭问题,一直是西征的战略任务之一。从西征开始,一直到湘军亮剑,天京方面的粮食供应,没有出现问题。江西、安徽、湖北,一并成为天京后勤供应的造血基地,加上太平天国拥有强大的水师,清军手里无一船只,千里长江成为上游各省向天京输粮的大动脉。可是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在湘潭、岳州、武昌、田家镇先后大败西征军团,焚毁大量战船和民船,江西基地全部丧失,安徽一带狼烟四起,太平天国的粮台基地已经所剩无几,运粮工具损失惨重,直接导致了天京方面的饥荒。破了江北大营,江南大营仍旧在天京眼皮子底下,太平天国的首都仍是处于清军包围之下。江南大营不破,天京依然会饿肚子!

“胞弟。”李秀成叫陈玉成,他想到了一个法子,不过还是雏形,要说出来和陈玉成商议商议,“你可知孙膑兵法之中,最为惊才惊艳的是哪一计?”

虽然明面上天国最忌讳的就是诸子百家,儒学之道,为了这些传统的东西,天王洪秀全专门成立了删书局发誓要删尽天下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可这些太平军的将领们,私底下日常最爱看的便是这被视为毒草、洪水猛兽的兵书。

陈玉成对兵法如数家珍,闻言一笑,“大哥说的肯定是围魏救赵了?”

“不错!”李秀成一击掌,“正是此计!”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