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北狩争议(二)(第3/4页)

“因为我们通州张家湾驻有三万九千人马!”

“三万九千!”皇帝有些惊喜,看着肃顺,“咱们有吗?”

“恩……”肃顺微微思索,“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两万,大学士瑞麟的马步官兵九千,大概是有三万人。”

“还有胜保的一万呢?”杏贞说道。

“胜保?”肃顺喃喃说道,自己倒是把胜保忘记了!

杏贞不再理会肃顺,朝着皇帝说道:“老实讲,这三万九千人马,咱们可以对外号称十万大军,到时候只要洋人的军队到了通州,大军合围,谈判破裂,咱们让他们师劳饷匮,打都不要打,围他个一年半载,饿都能把他们饿干巴了!”

咸丰微微点头,“所以皇上不仅不能去热河,还要从圆明园还宫,以定民心,以安天下。”恭亲王说道。

“这样子才能激起全国上下军民同仇敌忾的精神。”文祥连忙插话。

“嘿嘿,看起来皇后真是对国家大事了如指掌,所以干预起朝政也是头头之道。”肃顺瞟了皇后一眼不再看皇后,只是对着皇帝说道。

皇帝的眉心不由得皱了起来,杏贞毫不理会肃顺话里的意思,只是目光炯炯盯着肃顺,肃顺也毫不退缩,“干预朝政,哼,不用拿大帽子压本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是本宫这样靠着天下人奉养的后宫女子!本宫不仅是皇后,更是华夏儿女!若是这个国家都没了,何来谈如今这锦衣玉食,和来谈这锦绣江山!肃顺大人你这样的黄带子,怕是也拿不到以前如此多的丁银了!”

“朝政自然有列祖列宗的圣训可凭,不过皇后乃是天下人广为赞扬的贤后,又饱读诗书,安分守理,贤良淑德,自然知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吧?”肃顺睨视皇后抛出了杀器。

“你……”杏贞气结,这就是最大的障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好了好了。”咸丰连忙止住争论,转过脸对着跪在地上的杏贞说道,“你跪安吧。”

杏贞款款站了起来,福了一福,后退了三步,转身瞥了一眼正看着自己的恭亲王,也不多说什么,掀开藏青色滚边的明黄色帘子,走到了里间。

杏贞走到里间,只看到安茜和小安子扑了上来,安德海毕竟年少,不懂得皇后进正殿的意思所在,自家主子素来也是自由出入勤政殿的,自己伺候皇后批折子的时候还歪在御座的踏板上打了个盹,所以在安德海看来,皇后进了正殿完全没什么大不了。

安茜不一样,浸淫宫闱多年,世宗、高宗皇帝对着后宫实在是有些苛刻,许多的秘事她也知道很清楚,安茜脸白的如同宣州进贡的上好宣纸,看到杏贞进了内间,低呼一声扑了上来,“皇后娘娘,您这可真是……”

“胆大妄为吧?”杏贞摆了摆手,让安茜噤声,站在帘子后头侧耳听着正殿的声音,“别说话,你去准备好皇上的点心,凉快的羹汤准备一份,别用冰,井水湃过就好。”

安茜有些忧虑,却只能应下领命而去,杏贞招手叫安德海上前,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安德海嘿嘿诡笑,“这会子去打扰新姑爷,怕是极为热闹。”

“别油嘴,快去。”

“喳。”

安德海一溜烟地从边上走了出去,杏贞猛地转过头,头上的金步摇激的叮当作响,杏贞盯着明黄色暗龙纹的布幔,激动的心情还是无法平息。

终于走到了这一步,走到了外朝!

等到皇后花盆底鞋子笃笃声消去,皇帝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们,“皇后的主意你们以为如何?”

肃顺摇了摇头,“妇人之见。”

一直未说话的醇亲王大声说道:“皇后所言甚是。”

“也有她的道理。”皇帝心情好了些,含笑放下盖碗,“好了,按照皇后的意思儿,军机去拟旨,让载垣、大学士桂良到通州去议和,让南军抽调一部分人马北上勤王,通州那边做好准备,明天我们就由圆明园回宫去。”

“皇上!”肃顺犹自不甘心,又叫了一声。

“好了,都跪安吧。”皇帝有些不耐烦,在这里议事久了,身子实在是乏的紧,身子骨无一处不是酸痛的,皇后想好了解决的法子,极为妥当,皇帝的心中大石暂时落了下来,这会子心里就想着等会如何松快松快,哪里还有空听肃顺嚼舌头,“跪安吧。”

“是。”肃顺无奈,只能是跟着军机诸王大臣叩首,起身,退出了勤政殿,外头已经是暮色沉沉,乌雀南飞了。

文祥在大宫门前,准备上自家的马车,耳后响起了叫自己声音,文祥转头一看,纹饰辉煌,五花大马油光水亮,马夫头顶上挂着的灯笼写着一个“恭”字,半卷的门帘里头露着一张含笑却又矜持地脸,文祥连忙转身抱拳行礼,“六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