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通州和谈(二)(第2/3页)

武云迪汗流浃背,杏贞平复了心情,看了看远方,长舒一口气,载淳已经在云嫔的护卫下,踮着脚尖准备骑上那头和善的小母马,杏贞收拾了一下,接过了安德海送上来的马鞭,翻身上了一匹青色大马,“好了,快起来。”武云迪垂头丧气的站起来不发一言,杏贞看着他的沮丧模样,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好了,当年的白袍赵子龙英勇气概哪里去了?如今倒是做出这鹌鹑的模样出来!这些日子,本宫可不是叫你在京里头玩的。”武云迪抬起头来,只见皇后脸上的笑意隐去,“你若是还想上战场,就在你的营里狠狠地训!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若是堪用,本宫自然会成全你!”

狂喜之中的武云迪回过神来,迷惑地问道,“可是娘娘刚才不是说微臣标下的骑兵不堪一战吗?”

“正面自然不行,那是白白送死。”杏贞利落地甩了一个鞭花,“等本宫给你找到帮手,两下合力,就看能不能给洋人一个惊喜了!”杏贞策马慢慢小跑起来,“你去照顾着大阿哥,别让他摔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是。”武云迪又困惑又喜悦地应下来,边上的安德海木着脸上前准备跟着皇后骑马去,武云迪拉住了安德海,“我说安兄弟,这娘娘到底是啥意思?倒是弄得我心里啊,七上八下的!什么帮手?你倒是帮着兄弟我解解惑呗?!”

安德海一把甩开武云迪,“我哪里知道娘娘的意思,你也甭来问我,娘娘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哪里还能让你吃了亏?看你猴精猴精的,娘娘什么好东西都叫你弄去了!”看着武云迪还拉着自己,安德海叫了起来,“嗨嗨嗨,我说武守备,你一个主子拉着我这奴才干甚呢,别耽误我伺候皇后娘娘,这事儿我真不知道,您哪,回见吧您!”愤愤掉头就不再理会傻乎乎站在原地的武云迪。

通州。

咸丰十年八月初九,通州谈判。

通州城外的伏魔大帝宫宫殿恢弘,松柏森森。伏魔大帝是关羽封号,为帝王与民间所推崇供奉。佛教祀关羽始于六朝陈末,道教祀关羽,似始于北宋,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封其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从此关帝庙、伏魔宫遍及全国。宫东向二进,明建清修。山门3间,前殿3间,南北配殿各3间,耳房各2问。后殿3间,北跨院为普济祠,南向三合院。

一个文员端着一叠奏报急匆匆地绕过一群站得笔直的八旗绿营兵,走进了普济祠,殿内已经被收拾一空,几个另外穿着从九品官袍的人在交头接耳,那个走进来的文员没顾得上听他们说些什么,看到殿内摆着的长条桌子上几个烟灰缸还没摆好,连忙跺脚:“哎哟我的佛主!几位大哥这是要怎么滴?外头钦差大臣和僧王立马就到了,这里怎么还是这样,到时候吃了刮落,丢了差事那可不值当了!要知道现如今。”那个文员紧张的张望了下外头,转过头来又压低了声音,“要知道现如今僧王吃了败仗,皇上下旨申饬他,如今却又要叫他这个败军之将凑到这来和洋鬼子们办这个抚局,怕是如今正心气不顺!”

在殿内年长的一位文员赶紧挥手让别的人赶紧收拾,走了过来,把那个刚从外头进来人手里的奏报接过,翻了一下,不由微微一愣,“怎么,洋人都没带兵来?”

“嗨,还要带兵来这地方?”边上手忙脚乱摆好桌子的一个文员撇了撇嘴,“论理,说起来,倒是我也不该涨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里可是关帝庙!这洋人倒是学起来单刀赴会了!随从带了几个,整日里在通州城外看来看去,倒是来郊游一番,倒是咱们的官老爷,一个个如临大敌,通州府城门都不敢大开,说起来真是笑话。”那个文员还是有些血性的,赌气地把烟灰缸放在绿色绸缎的桌布上,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几个人都朝这边看了过来,“如今咱们倒成了东吴的窝囊废了!”

“好了。”那个老成的人打断了牢骚话,“这些事儿哪里轮得到咱们说话,咱们当好差事就是了,朝堂上的事儿,自然有肉食者去操心。”

“国家大事匹夫有责!”那个年轻人喃喃自语,声音到底低了下来,“国朝这么些年,哪里有这些黄头发红头发的洋鬼子在我们地界儿耀武扬威的,康乾盛世才过去多少年,如今倒成了这样的光景了,皇后的话实在是对胃口的紧,国家大事,匹夫有责,何况我一后宫女子乎!闹得这样,朝廷上的人还不如后宫女子……”

众人皆默默不语,低头只干着自己的活儿,过了不多会,外头鼓乐喧天,大家知是钦差王大臣到了,看了一遍会场无误,整顿好袍服,趋出普济祠迎接。

载垣、匡源和桂良等人下轿子的时候,僧格林沁已经到了一会了,桂良许久不见僧格林沁,只见旧年天子献俘太庙时候儿的僧王意气奋发,如今的僧格林沁颧骨高耸,双腮深陷,嘴角起了好几个燎泡,桂良吓了一大跳,僧格林沁跪下:“恭请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