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通州和谈(六)(第2/3页)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杏贞揉着膝盖慢慢说道,“所以臣妾宁愿把事儿都和皇上说了,免得皇上心里呀。”杏贞拿着水葱一样的指尖戳了戳咸丰皇帝的心窝处,“存了疑虑,这日后听到的闲话多了,疑虑也就多了,到时候和臣妾生分了,那臣妾可是哭到来不及了。”

咸丰拉住了杏贞的柔荑,调笑道:“这说的什么话,朕与你是夫妻,就算有些许疑虑,说开便是,再说了,朕与皇后你成日里都见面,不是说些体己话,就是说说朝政,还能生分到哪里去。”

杏贞还未来得及说什么,外头小声地响了杨庆喜的禀告声,“皇上,通州的急报。”

“拿进来。”杨庆喜进了正殿,一眼就看到了帝后并排坐在御座上,连忙低头不敢多看,呈上了通州来的急报,皇帝连忙打开一看,不由得喜上眉梢,“好好好,僧格林沁还算老军务!巴夏礼一干人等已经擒拿下了!”

通州大营。

几匹健马凌空踏起,从北边的官道,奔到了通州大营前头,为首的骑士一握马缰,止了奔势,朝着辕门口的清兵喝道:“速速禀告大帅,健锐营都统武云迪求见!”

“这些洋鬼子,本王是恨不得即刻剁掉祭旗,祭告那些在天津死的兄弟们,那些可是乌兰察布托出来的好小伙子!”僧格林沁一脸怒火,却又有些无奈,这时候正是中军官来问怎么处置扣押洋人,“可皇上的密旨里头说的是押送该夷进京,明典正刑。我这里头倒是不好动手脚了。”

“昨个新押进大营,原本是叫嚷了半个晚上,也不知道喊些什么,横竖都是鸟语,吉拉呱啦的,后来看守的人给了几个人每个人一鞭子,都老实了不少,昨个到今个滴水未进,馒头也没给,眼睛都饿的冒绿光了。”

“这样也好,杀不了人,本王的大军里头也不许他们耀武扬威,每天每人送一个馒头,一份清水,饿不死就行。”

“喳。”

外头亲兵进来单膝跪下,“大帅,健锐营都统武云迪到了大营,求见大帅。”

僧格林沁微微疑惑,“他不是在京中准备完婚?怎么这个时候来了,快叫进来。”转过头吩咐中军官,“就按照这个意思办吧。”

中军官又说起了通州的防务,“下官巡查过通州的防务,通州城墙厚实的紧,洋人们的火炮虽猛,一时半会也是打不穿,毕竟通州近在京畿,不比天津卫无城墙可守。”

“话虽如此,就怕洋人弃通州不顾,直击京师!”僧格林沁忧虑地点头说道,“洋鬼子不比洪秀全,想着夺城掠地,夺我大清江山,嘿嘿,如今是谁都看得明白,这些野心狼子,就想着拿火枪到皇上那里兵谏!若是真有这样不忍言之事,本王这个郡王也做到头了。”

“可咱们的骑兵对上洋人的火枪队,实在是靶子啊,之前乌兰察布托的骑兵大败,全军覆没,怕是咱们就算是死战也是没用!就指望着拿了巴夏礼这样的首脑,英法两国投鼠忌器,肯在天津通州一线和咱们僵持,那事情才会有别的转机。”

中军官堪堪说完,武云迪就一卷风似得奔进了帅帐,“给大帅请安!”未等僧格林沁说话,武云迪就站了起来,“敢问大帅,英法等国公使现在在何处?”

“正在本王军中。”僧格林沁说道,“怎么,你为这些人而来?”

“好叫武都统知晓,昨夜饿了一日,这些洋鬼子今天松软了不少,若是武都统气愤不过,过去拿几个出来绑在马尾巴上逗逗乐子也是极好的。”

“是也不是。”武云迪先躬身回答了僧格林沁的发问,听到中军官的插科打诨,武云迪原本就是急躁的心情更是火上浇油了起来,怒瞪了中军官一眼,朝着僧格林沁说道:“皇上的旨意是否要请王爷派人押送进京?”

“嗯。”僧格林沁的眼睛眯了起来,挥手让中军官出去,等到中军官出去之后方才对着武云迪说道,“是皇后娘娘要你过来的?”

皇帝对于僧格林沁擒拿巴夏礼一干人等之事颇为满意。“如此一来,巴夏礼贼酋擒下,想必英法两国投鼠忌器,必然不敢再对我中国发来大军了。”

杏贞无语,别说一个区区的巴夏礼,不过是公使而已,在英国的外交部里面,这样的公使一抓一大把,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公使放弃国家的战略目标,改变上下议院通过的宣战行为。这些就都不说,单单说明朝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一国皇帝被俘虏,也未曾见明朝对着瓦剌卖国让步,更何况,英国人是自己的国王都杀过了……暗叹一声,却又不得不说一句:“皇上圣明,不过也要防着洋人狗急跳墙,恼羞成怒,若是发了狠,不顾及巴夏礼的性命——这等蛮夷,不识教化,不懂得投鼠忌器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