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生死茫茫(一)(第2/3页)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杏贞坐在小舟上,听着冯婉贞的歌声,吹着微风,郁结的心情终于发散了些出来,冯婉贞一曲歌罢,杏贞不由得颔首,“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实在是精妙,罗隐此诗深得吾意!”

“罗隐得皇太后一语褒奖,真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分。”持桨的安德海连忙凑趣,“何不招他来,好好给咱们娘娘做几首上好的诗?”

杏贞哈哈大笑,边上的玉嫔也是笑的打跌,杏贞笑着指着安德海的鼻子,“你这猴儿,叫你不读书!罗隐是唐朝的人儿,你叫他怎么来给我写诗!行,咱们安公公手眼通天。”杏贞的心情好了起来,开起了安德海的玩笑,“什么事儿是他不能的?咱们就把这差事儿派给他!”

安德海苦着脸讪笑,“这不是想逗娘娘一乐吗?让娘娘高兴着点,晚膳多用些,我就阿弥陀佛了!”

“行,就按你这猴子的话来办,如今我心情好了。”杏贞让宫人把船靠岸,“晚膳看看有没有好菜,若是我吃的不香,那就该罚你了!”

“都包在奴才身上。”安德海笑嘻嘻拍胸应下,小舟在湖山在望边上靠了岸,安德海先跳下小舟,放好踏板,在广云亭候着的是德龄,德龄看到皇太后下舟,就领着一群宫人过来,杏贞就着安德海的手,一脚踏上踏板,觉得有些摇晃,正欲说些什么,一阵莫名的风声吹过,只觉得一阵大力撞来,杏贞猝不及防,胸口剧痛,哎哟一声,就掉进了福海之中。

荣禄穿戴整齐,在承恩公府投了拜帖,很快大门中开,桂祥迎了出来,亲热地朝着荣禄行了个抱腰礼,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荣禄大哥。”

荣禄颇为欣慰地瞧着眼前这个玉树临风的少年,往事种种浮上心头,当年两人在左近城中游玩,每每都会带上这个拖油瓶,欢声笑语可实在已经成为追忆了,如今已然是鸿沟永隔的意思,荣禄拱手施礼,“云骑尉,一别多年,别来无恙?”

桂祥搭着荣禄的肩膀,“大哥你这般客套作甚?倒是白白生分了!父亲已经在花厅等着你了。”

不在正堂相见,说明不是以客人的身份,荣禄心下一暖,点点头,“祥哥儿,你带路。”

惠征在花厅等着荣禄行了个晚辈礼,伸手拉起了荣禄,上下打量了一番,欣慰地点点头,“仲华如今终于熬出来了,也是堂堂总兵,你父亲在天之灵必然也是老怀开慰的。”又叫了富察太太出来见面,“让你额娘来见见,都是自家人。”又特意不许荣禄称呼自己的官职,一定要让荣禄叫自己“世伯”,富察太太出来见过,又是一阵唏嘘,富察太太叮嘱荣禄留饭,自己下去盯着厨房,两人分宾主坐下,桂祥打横作陪,惠征问着荣禄有关江南的军务,荣禄一一作答,刀光剑影战火连天的日子就在荣禄的轻描淡写的话语之中掠过,荣禄又问起北边的战事和抚局,大行皇帝驾崩之后的事儿,惠征摇头叹息,“皇后娘娘实在是伤心极了,听闻大行皇帝龙驭上宾的消息,吐血晕了过去,这生死两隔,还不能相见,自然是……哎!”

荣禄的眉头一紧,“世伯请节哀,那娘娘如今身子可是好些了?”

“就你伯母进宫探望过,前些日子是伤心坏了,身子都不太爽利,如今瞧着大好了。前个去了圆明园散心,想必是跳出来了。”

“小侄从南边带来了上好的金丝血燕,请世伯送进宫里去。”

惠征点点头,笑道,“仲华你有心了。”又说起了家常事,“你瞧瞧,桂祥这个猴头都已经马上要成亲了,你还比他大好些岁数呢,之前你在军中效力,又在孝中,我也不好多嘴,毕竟是为国效忠么,如今到了京中,那就索性,结了亲再往南边去,这样才忠孝两全么。”

“是。”荣禄温顺点头称是,见到桂祥一脸坏笑,“不知道桂哥儿的新媳妇是那家的千金?”

“还是拖了娘娘的福,是……”话音未落,惠征未曾说出亲家的门第,外头跌跌撞撞地进来一个老家人,脸上全是惊恐的样子,“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

“什么事这样慌慌张张的!丢了礼数!”惠征微微不悦,对着那个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老家人呵斥道。

之前三人还是安然坐在椅上,听到那个老家人的回话,三个人刷的站了起来,惠征的胡子都翘了起来,桂祥也是满脸惊恐,荣禄肝胆俱裂,一把拉起那个老家人的领口,红着眼喝道,“到底怎么回事!”

……

“皇太后在园子里落水了?!”恭亲王手里的宣德白瓷茶盏啪的掉在地上,碎成了碎片,“到底怎么回事?”

“是德龄公公让奴才来报信的。”跪在地上的小太监躬身答道,“晌午的时候儿,皇太后泛舟福海,临了下舟的时候,突然落水,扶起来的时候发现皇太后胸前插着一根羽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