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同治元年(三)(第2/3页)

“是。”恭亲王说道,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个小建议,“藩属之中尼泊尔侍奉最勤,先帝在时,还通过驻藏大臣上折,要入内地助剿洪杨乱贼,只不过被肃顺婉拒了。且尼泊尔受英夷欺凌久矣,不如厚赏之。”清前期,拉达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国皆为中国藩属。后英印展开对这些国家的兼并和侵略,诸国纷纷向中国告急。但其文报中将英印称为“披楞”,昏聩闭塞的清王朝竟然不知道“披楞”就是英国,以为是一个什么远方的小国,而没有予以理会。拉达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国相继沦英,英国进一步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拉达克、哲孟雄、不丹相继被英夷侵占,尼泊尔乃是山南大国,若是尼泊尔再落入英夷之手,怕是西藏永无宁日了。”

恭亲王果然是宗室之中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慈禧太后点点头,“六爷这番话说的透彻,很是帮衬着些,虽然今个咱们不是富裕,咬咬牙总能给他们一点助力,等到过几日阅兵后,咱们自己用过的火炮火枪,若是还能用的,就给他们,再给些军用物资,这就够了。再者说来,给他们一份助力,也是帮自己个。”慈禧太后沉声说道,“英国人,法国人,嘿嘿,如今虽然媾和,但也对着咱们没什么好主意,这些藩国早已归顺中国,侵占藩国就是侵占中国,如今且忍着吧,你吩咐理藩院,叫他们也把藩属列个三六九等起来,各个方面评判一番,琉球朝鲜尼泊尔等,可列为上等,朝贡通商均可多些;像浩罕的,若不是怕他倒向俄罗斯,明个我就让僧王出兵灭了他。”慈禧太后大放嘴炮,“只不过投鼠忌器罢了,但也得好好申饬一番。”

二月初三,御前大臣,淳郡王会同理藩院尚书伊勒东阿,鸿胪寺卿、理藩院侍郎庆海,各藩属国使节观健锐营会操,健锐营煞气冲天,长枪短炮轰隆隆响了半个下午,各使节无不战战兢兢,心怀异志者面如土色,衷心奉上者喜形于色,对于他们来说,现在受到西洋人的欺凌,才知道中国真是宽仁之极的宗主国,自此之后,各国纷纷重新纳贡称臣,暹罗听到各国南归之后传出来的消息,更是连遣十三次使节,排除法人阻拦,北上朝贺;浩罕国束手束脚,一日之间撤兵三百里,并奉上血汗宝马,以表示对宗主国恭敬之意。

历练出来的健锐营士兵对着这些外邦小国更是不屑一顾,鼻孔朝天,可藩国使节们不以为忤,特别是朝鲜使节李万吉在自己的笔记之中欣然写下:“中国军容昌盛,枪炮裂石穿云,更有将军万夫不当之勇,朝中上下咸以赵子龙转世称之……如此英杰,到我朝鲜当一王足矣……纵使有些岸崖高耸,亦是英雄本色,不与常人同也。”

如此过了几次,诸国使节离别在即,鸿胪寺卿、理藩院侍郎庆海又在四方馆宴请各国使节,期间庆海故作不小心地透露,“凡各国精通中国语年轻俊彦者,可入中国为官。”一时间引起各国学习汉语热,诸国上层官员宗室子弟纷纷延请中国儒学之士(主要为屡试不第的秀才),更有诸多熟悉拼音的太监宫人被请出海外,学习中文之余更练习中国官场礼仪,尊为上宾,衣食无忧,这算是母后皇太后灵光一闪为解决国内剩余劳动力,推动大中华文化圈的小贡献。

二月二十三日,赐药给朝鲜国王。

二月二十四日,赐历书给安南,琉球等国,并给丝绸锦缎等若干。

二月二十六日,遣官告祭历代帝王陵寝。孔子阙里。暨长白山、松花江、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神。

这一日等到各国使节拜别皇帝并皇太后,才退朝,同治皇帝就绕过屏风,对着慈禧太后埋怨道,“皇额娘,听说武将军在藩属面前出了大彩头?怎么不叫儿子去瞧瞧,这样的大热闹,儿子可是没见到过,那一日七叔说了起来,儿子才知道。”

皇帝尚武总是好事儿了,慈禧就着安德海的手站了起来,含笑点头,“不过是些小孩子过家家,给那些使节们见识下世面,免得以为天朝无人,天朝再无人,教训他们是够够的。”慈禧拉住同治皇帝慢慢走出养心殿,绕了个弯,就准备起驾储秀宫,“皇帝你要瞧还有什么不能够的?”

安德海笑嘻嘻地回道:“是啊,皇上,健锐营里头都是皇上的忠心臣子,都是南边平叛,北边杀洋鬼子过的,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好汉呢!”

皇帝朝着安德海皱眉,又对着慈禧恭敬说道,“那皇额娘您和七叔还有老五太爷说一声,免几日功课,也让我去瞧瞧?”

“功课是免不了的。”慈禧太后笑眯眯地说道,同治皇帝脸皱成一团,满脸苦涩,“清明节也快到了,我叫内务府办的事儿也差不多了,到时候放一天的假,皇额娘带你出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