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芳华正茂(一)(第2/3页)

……

“王爷,这可不太妙啊。”曹毓瑛有点担忧得对着恭亲王说道,“如今又搞出来这个什么天下第一军,也不和咱们商量,就这么贸然推出,妥当吗?”

“琢如,你又何必多虑呢?”文祥虽然脸上也有着不虞的神色,但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太后的意思清楚的很,兵事上,是她自己个乾纲独断了。”

恭亲王点点头,“这原本是应有之义,琢如,不必担心,太后也跟我说过几次,这南边的团练强盛了,是国家之福,因为如今八旗绿营实在是烂的不像样了,只不过是呆在地方上,这个不妥当,所以太后的意思要想着法子把这兵权全收进来才好,不然夜不能寐也是寻常事,是吧?太后她有计谋,能料理好这些人的,除了这个,太后也不多干预咱们当差,政事她知道怎么回事也就罢了,咱们如今军机处的差事多了很,不仅是全国各地的事儿繁琐,总理衙门的事儿也要咱们商议着办,把兵事交出去才好。”恭亲王吁了一口气,“免得我将来位置尴尬,被人说闲话。”

“话虽然如此。”宝鋆大大咧咧得说道,“国朝向来君臣严谨,权操于上,若是太后将来不满咱们划分的范围,那到时候,咱们该怎么办?”

……

“老大人又多虑了,太后一个人能把朝政全部揽在自己个身上?”高心夔摆摆手说道,“世宗皇帝勤勉如此,还需军机处看折子呢,如今朝廷的事情,比文宗皇帝在时不知多了多少倍,军机处这些人也是勉强为之,若是将来再多几个入职军机的,学生也是不奇怪的,太后在上头插手是正常的事儿,老大人的这个练兵之事,将来若是想着合太后的意思,怕也是要多去勤政殿递牌子的,太后不拘小节,却十分注重时效,故科举加试,一加算术,二加策论,都是实务的东西。”

……

太后看了看贾帧递上来的折子,“恩,这算术和策论如何加到里头去?”

“微臣和礼部的人商议了一番,再听了军机处里头的意见,问过周祖培,定下八股定为上中下九等,算术、策论为加分,也照样定为九等,三者相加,定出名次,只是为了彰显八股本源,再定八股被评定中下之下,策论、算术再高,均不取中。”

“那就是要及格分了。”太后点点头,“八股取士,这么多年下来,自然有其合理性,不能一概废止,若是骤然废止,怕是民心不安,士人所学无法出仕,又要鼓噪了。这章程,定的不错,八股看学识,策论看视野,算术看素质,如此三管齐下,自然不会选出无法经世致用的人来,甚好。”太后十分满意,对于贾帧办的科举新章程十分满意,太后心里另外一个恶俗的想法就是:现在终于轮到自己来折磨这些人了,想当年自己考不上公务员,不就是死在申论和算术上吗?太后充满恶意得在心里狂笑,“那定下来了多少进士人数了吗?”

“是,定下了四百三十五人的人数,来充满各地因发逆作乱而缺失的官员。”这不仅仅是贾帧一个人说了算的,恭亲王继续说道,“京察罢黜的人员,除命各地官员入京候补之外,也留下一部分低品级的留给新任进士,此外,各地缺的官员也按照品级都算出数目,以备新科进士选官所用,军机处议论了一下,西南或者西北等地偏远地方,官位不妨高些,体恤人心之用,再者,防着国库的压力太多,先把天津、上海、广州、宁波等富裕之地的各县六房的首脑也定为官员,品级再开至是十一品,这些地方,也安排新科进士,如此先看看试点的效果如何,再做推广。”

保守有保守的好处,恭亲王这样的观点,十分符合他不激进的态度,太后点点头,“如此甚好。”

“还有总理衙门等一干事宜,请太后批准。”恭亲王拿了一个折子出来,交给了杨庆喜,“是开同文馆、铁煤矿业、派遣留学生等事宜。”

“六爷总理衙门的事儿自己处置就是。”太后翻了翻折子,笑道,恭亲王连忙说不敢,“只要是与国有益的,没有不准的理儿,洋务乃是重中之重,六爷,让军机处拟旨,说明洋务之意,让地方官都明白,只要是搞得好经济,搞得好商贸之事,自然有更好的顶戴等着他!”

“嗻。”

同治元年七月份下的旨意,被后世称作长达四十年的洋务运动的正式开端,太后的说话,以及恭亲王为首的军机处签发的旨意,明确地说明了要洋务自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宗旨,“以中国之伦常名数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并且对地方官的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搞活经济,不仅仅是从田赋里头榨油,而是应该发展工业、商业,并对各地开办工厂者予以减免厘金的优惠政策,如此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得开始,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大炮、枪械、弹药、水雷、和蒸气轮船等新式武器,装备了一些军队他们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为国防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