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三月初三(一)(第2/3页)

“听这个大使回家祭祖的时候,宗祠中门大开,迎接这个正四品的大员呢,那些人的嘴脸想想也觉得可笑。”老板又对着童子说道:“你瞧仔细了,面前的这位大爷就是在教育部里头当差的,你弟弟能进学,该好好给大爷磕个头!”

那个童子大吃一惊,连忙把手里的篮子放下,跪下诚心正意的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大爷公侯万代啊!这样积善积德的事儿,无当老母、佛祖、上帝爷爷都会保佑您老人家的,小的回去就给大爷立长生牌位!”

“扯远了。”那个男子笑道,“你这个老狗。”男子指着书铺的老板,“嘴巴这么碎。”虽然话里是埋怨,可语气也是悠然自得的样子,“我不过是在教育部当着笔贴式,那里算的上是我的功劳。”

“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五爷你的来头吗?”书铺老板得意的挑了挑眉,“五爷您就别谦虚啦。”

被老板称之为五爷的人笑而不语,把那个报童拉了起来,“你把这些榆钱都送到我的府里去,我报怨了。”五爷说了个地址,从荷包里数了三个铜元给报童,“你呢快快回家,给你弟弟去交学费就是,将来你弟弟学了知识,想必也会教导于你这个给他凑钱的好哥哥了。”

报童接过了钱,那铜圆中间无孔,做工精美,正面印着“同治元宝”,下面一行字“十二年六月制”,反过来一看,写着钱数,“五十文”,报童千谢万谢,转过身一溜烟的跑开了,五爷这才笑着对老板说道,“今个难得有空,把你书店里的好书都拿出来给我瞧瞧。”

“早就预备下了,知道五爷今天休沐。”老板笑道,“碧螺春也热热的备好了,就等着五爷呢。”

三月初三,衙门这一日也是歇息,从京中到地方皆是如此,官员们会利用这一日难得的休沐来干一些文雅的事,比如踏春游猎野餐文会之类的,抑或醉卧八大胡同——前几年或许是世风日奢,且风气大开,以往官员不得进出灯红酒绿场所的禁令大家视若罔闻。

但是这几年起,似乎大不相同,官员们在这一日,以往的兴趣爱好,似乎都消失不见,要不就是加班办差事,要不就是趁着这休息的时候,想着如何多学点东西。

五爷进了书店,半是抱怨半是炫耀,“这些日子,部里真是要忙疯了,春闱的事儿,那是和礼部一起弄的,循序办着,也不算忙,在湖南、安徽等几个省地试点办了小学,好家伙,别的省巡抚布政使这些红顶戴,日日上书要各地筹建小学,各省学政,更是堵住教育部的大门,破口大骂,说是教育部偏心。”那个五爷一摊手,“从来只有闻道有先后,没有听说什么办学要分先后的,尚书大人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就怕被这些学政吐吐沫,我那个堂官,知道如今的直隶学政是我当年在京师大学堂的老师,巴巴的倒是把我派了出去顶岗。”

“那五爷可就惨了,贵老师还能这样放过了五爷?”老板窃笑。

“嗨,谁说不是呢?”五爷摇摇头,“我那个老师,论起年纪,倒是比我还小,奈何是科举中式,又是同文馆历练过的,成日里在我这里摆老师的架势,见了面,倒是也不骂人,只是抬头看着天,翻着白眼,说自己真是没用,教出的好徒弟,不帮着自己,还帮着外人,害的自己在直隶父老面前被骂,还念叨这个世道怎么回事,尊师重道都去哪里了。你瞧瞧,你是什么话。”

书店老板笑道,“这是贵老师取笑五爷呢,瞧着他说话,是一个极为诙谐的人。”

“我倒是不敢,差点就要跪下了,这老师才收了蓬,跟着我回家大吃大喝了三天,之后抹抹嘴就回保定了,走之前还说此事一定要办成,直隶近在京畿,京师、天津都办了,直隶不办,如何成体统?将来万岁爷问起来,他可是要如实禀告,不会再来教育部打擂台了。这样的话说的在理,我没法子,也只好如实禀报了。”

书铺老板亲自给五爷倒了一杯茶,“知道五爷这时候在为部里头的事儿烦心,所以有几本书倒是备下了,就等着给五爷过目。”老板从边上拿了一个青布包出来,递给了五爷,五爷打开一看,头一本就是《德意志国教育考》,作者赫然就是刚才谈论过的那位国朝新贵,中国住德意志大使。

五爷打开一看,序言就是十分惊人,“德意志立国之初,先胜丹麦、挪威,再胜奥地利匈牙利,最后大胜法兰西国,俘获法兰西国皇帝,震惊天下,更是割让洛林等两地,这两地乃是煤矿聚集之地……德意志乃四战之国,群雄虎视眈眈,远非我国之地理优势所能比也,为何能成西洋诸国畏惧之新霸主?”

“除却工业发达,军备先进之外,余在德国三年,私下观之,争霸西洋之最根本,乃是教育,德皇有言:‘未有办教育而亡国者’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