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海不扬波(二)(第2/3页)

边上一个人啧啧称奇,“这若是南北铁路都通了,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难怪,京中纷纷传闻,浙江最大的富商,号称蚕神的胡大老板,也亲自上京,来参这保定铁路的股份,马爷,您说这些商人的鼻子可真灵!”

“不灵,他能被人称作蚕神?”马爷悠悠说道,“江浙一带的丝绸卖给外国人的生意,十之八九都是他操办的,说是富可敌国,半分不假。”

“这位蚕神,发家的历史,可是不一般呢。”王老爷卖着南货,知道一些南边的故事,于是卖弄了起来,“昔日只是一位店铺里头学徒工,自己抓住了机会,做了一番事业出来,当然不能和现在比,只不过是小有成就,只是他慧眼识英雄,如今起居八座威风赫赫的浙江抚台,昔日窘迫的紧,无钱进京选官,胡老板还是学徒的时候,两人相熟,他就敢倾囊相助,痛快的给了几百两银子供王抚台入京,也是王抚台时来运转,几年之间就从知府一路到了参议、布政使,又到了浙江巡抚,古人不是说了嘛,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王大人得了势,哪有不回报的道理,这才一步步的发达了起来。”

“这倒也不完全是王抚台的提携。”马爷在报社供稿,知道内里的东西,“这位财神爷也是自己争气,昔日平叛长毛,他一力供应大军粮草,不仅免了王抚台的后顾之忧,就连左督大人也是十分赏识,他又随左督出征新疆,凑办后勤粮草,亦是功劳了得,这人哪,有了机遇,更是要看自身修行了,这样几桩大事办下来,谁不知道,这胡老板手段了得,办事利落,且不欺负人,这样子,名声一下子打开来了。”

“所以这财神爷看中了铁路的门道,这才来了京师?”那个王老板啧啧称奇,“真是了不得。”

几个人正在谈笑间,街面上大哗,店小二趁着掌柜的不注意,溜了出去打听,不多会,一脸兴奋的跑了进来,“皇太后她老人家回国了!”

“是吗?那可是大喜事。”

“这且不说。”店小二兴高采烈,“还有更厉害的。”掌柜的也放下了算盘,竖起耳朵看过来,“北洋水师去台湾了!”

“琉球之事,如何处置?”皇帝不悦的把折子放在了御案之上,发出了一声啪的声音,陈胜文抬起头看了一眼,随即垂下了头,袖着手不说话,“礼部查了查旧年的朝贡,琉球在先帝的时候还有进贡,之后受萨摩藩骚扰,不能北上,虽然这琉球不事朝贡,可商贸往来不绝,更有学子入京学习。今日这求救折子上来了,朕听说,琉球王宫大门朝西,以示仰慕中华,这样的属国,焉能让日本人侵略了去。”

恭亲王依旧站在地上,皇帝坐着,其余的大臣跪在地上,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的站着,似乎是如此的与众不同,皇帝继续说道,“先前还不知道,原来就在去年,琉球使者派人去日本,居然被日本国王扣住,强行封为藩王,将琉球王室列入华族,这么一来,琉球成了中日两朝共同的属国,这如何使得!哼,这么大的事情,朕才知道,军机处都是睁眼瞎子!”

众臣又是连忙俯下,“请皇上恕罪。”宝鋆心里暗暗嘀咕,报纸的事儿,如今是越来越难控制了,京师还好,上海的《申报》将琉球的事儿,从头到尾说的清清楚楚,不仅是军机处,就连茶馆里的茶客都能说的四五六出来。这事儿,自己要和礼部打个招呼,升平署那里,不能再这样没人管着了。

皇帝最近火气大的很,不过这也不怪他,之前的风波如此之大,自己就连火气都不能发作了吗?“议政王,你说,这事儿该怎么办?”

“臣以为,如今先暂时顾及不到琉球。”恭亲王说道,“前日浙闽来报,日本人的舰队已经到了台湾。”

“大胆。”皇帝一听火气又大了起来,“台湾乃是中国之地,日本人岂能如此随意进出!江忠源,你怎么说?”

“日本人很是看重台湾,外界有传闻,云日本有征伐中国之策,分南北两路,其南路之途,就以台湾为跳板,虎视江南。”江忠源说道,他是兵部尚书,商谈这事是必然要在的。

“南路,难不成还有北路?”皇帝问道。

“是,北路就是兼并朝鲜。”江忠源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说,“进而吞并东北三省。”

“好啊好。”同治皇帝怒极反笑,拍拍手掌,“日本人好大的胃口,不仅台湾,就连东北的龙兴之地也看上了,且不说东北,台湾乃是圣祖皇帝打下来的,如何也不能丢弃,所以,江忠源你的意思是,要先保住台湾吗?”

“是,北洋水师已经出动了三艘军舰,前往上海整修,以防日本人在台湾有所越界。”恭亲王接话说道,“恰好日本内务省大久保利通来京协商琉球之事,总理衙门已经照会于他,对日本军舰进入台湾海域之事表示抗议,要求立刻离开。大久保利通辩称萨摩藩士民被风吹到台湾,被台湾土人屠杀,如今又来交涉。皇上,萨摩藩对着琉球垂涎久矣,早在前明,就侵略琉球,掠去琉球国历代先主牌位,逼得中山王俯首称臣。如今日本军舰出动,摆明了就是要纳琉球于腹中,只是惊惧中华天朝之国力,所以故来协商要和中国共管琉球,臣等以为,如今局面和平来之不易,因趁此机会来好生发展,不可因为一琉球小国,闹得不可开交,如今应该忍耐为上,等到来日国力昌盛了,些许日本国,自然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