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一波又起(一)(第2/3页)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就是因为中英贸易的超出,海量的白银涌入了中国,而中国那时候是属貔貅的,自诩天朝上国无所不有,银子只进不出,这样自然会让人跳脚,如果武备不修,更是三岁孩童持着夜明珠在闹市中行走,人人可夺之了。花了这么多钱买买买,当然首先自然是因为英国现在的机械水平是最好的,这个钱值的话,但是,说到底还是为了防止超出太过于极端,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尽量不动手,这是慈禧的至理名言。

总体上来说英国人是十分满意的,就在前往大沽口的火车上,得意洋洋的英国使节团已经开香槟庆祝了,巴扎利的领结歪在了一边,他举起酒杯,对着靠窗而坐的枢密院次大臣雅各布遥遥致敬,“亲爱的雅各布,感谢你为国家出谋划策,不仅解决了克什米尔,更是从中国人那里赚来了许多的银子!”

“不不不,这是我们共同的功劳。”雅各布也放下了冷冰冰的扑克脸表情,笑眯眯地说道,“大臣先生你了解我,我是军人的性格,并不适合在官场上打拼,我只能够在军事方面提供一定的意见,而亲爱的巴扎利,外交大臣因为在布尔人的事情上处置不当已经引咎辞职,这样外交大臣的位置已经空缺出来了,我相信你回国之后就能够被首相委以重任,正式成为内阁的一员,毕竟受到女王陛下亲笔信褒奖的大臣,实在是为数不多啊。”

巴扎利眉开眼笑,“愿上帝让您的话成真。”

火车轰鸣,不一会就到了大沽口的火车站,京津铁路是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投入使用已经有十几年,天津站十分繁华,只是众人不在此地下车,直接从天津又到了大沽口站,这里离着码头已经很近了,爱德华是二月初三日离开,满朝文武已经在二月初二日就提前到了天津,倒是把天津巡抚忙的不可开交团团转。

不过天津地方官员早就已经习惯了迎来送往的日子,京津铁路一通,前往浙闽两广两江就任的官员都是从天津坐船出发,又方便又快捷,前往西南或者中原一带就任的,那么就直接从北京坐火车南下,直到大名府,现在还没有能力假设跨越大河的铁路桥技术,所以直隶境内的火车直到大名府就是到头了。

过了黄河各省内的都陆陆续续有修建短距离的铁路,其他的官道也方便,于是如今出行比以前不知道快捷了多少,相应的邮件驿站等也发达起来,这些年朝中传闻要新设邮电部,也不知道真假,但是管中窥豹,就此一事可知物流之兴盛。

码头上早已戒严肃清一空,等到慈禧太后和爱德华的马车队伍一同到时候,军机内阁诸王亲贵六部九卿尽数到齐,乌压压衣冠上尽是禽兽,顶戴璀璨。

许多人看着英国那些遮天蔽日一般的铁甲舰沉默不语,郭嵩焘候在左宗棠的身后,悄然对他说道,“中英的水师差距,还是很大啊。”

左宗棠挑了一挑眉毛,“的确如此,印度舰队就有七千吨以上军舰一艘,五千吨军舰三艘,二千吨以下十几艘,小吨位的船只更是不计其数,可咱们如今只有两三千吨的军舰,七千吨以上的,到手一艘都没有。”

“因为有此雄厚之实力才能傲视寰宇啊。”郭嵩焘摇摇头,“若非如此,焉能逼的我们签了城下之盟?”

“这也不对,虽然是石达开那里让了一些,内里倒也不惧。”左宗棠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石达开等人,到底也还是中国人。”

“也有你的道理,也不知道为何太后要给英人如此体面,不仅自己亲自送客,还拉了这么多的文武官员来相送。”

“这另外的事儿,咱们都知道了。”左宗棠笑道,“当然也有给英国人体面的原因所在,还有,你瞧见了没有。”他伸出了手指头,指了指对面李鸿藻和身后的那些人,一个个脸色十分诧异难看,徐桐看着那些高耸的军舰,脸色雪白一片,大家都是铁青着脸。

“瞧见了没有。”左宗棠又指了指边上的御史给事中詹事府等人,大家对于英国的舰队露出了震惊的表情,特别是和悬挂着黄龙旗的北洋水师一比。

“北洋水师的吨位和印度舰队一比,简直就是兔子和老虎的区别。”左宗棠风轻云淡地说道,他瞥了一眼身后默不作声的彭玉麟,“当然了,雪琴,也不是说你治军不利,只是国情如此,咱们到底是自己还不能造军舰。”

“无妨,昔日送西圣出访路过印度的时候,就已经受过了羞辱。”彭玉麟淡定说道,“水师上下已经是有卧薪尝胆之意了。”

“你有了,他们还没有。”左宗棠冷哼一声,“朝中对水师海水般银子丢进去多有置喙,认为水师已经足够强,太后要让大家来看看,一比较就知道高低轻重了,这一招妙。”左宗棠赞叹道,“凡是明事理的人,起码日后对于水师的事儿,就不会横加阻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