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一进一退(二)(第3/3页)

曾国荃这样的高帽扔过来,梅会长等人倒是不敢不接,只是心里暗暗叫苦,不怕上司骂人,只怕上司来捧你,曾国藩如此捧佛山公会,只怕是今日这事儿不好办。

只是再不好办,也要硬着头皮开口说自己的意思,佛山靠近广州,水陆运输通顺,洋务在广东最是繁盛,无数的内燃机都需要煤矿来提供燃料,机器设备的建造需求,又催生了钢铁业,更别说如今的铁路铁轨都是要用最好的钢铁来铺设,还有广州的轮船、肇庆的火器厂、各地的新兴的建筑业的巨大渴求,给钢铁业和煤炭业的兴起和腾飞营造了极好的条件,曾国荃虽然不太懂经济之事,但是他手下有不少是新式学堂和留洋回来极为懂行的经济人才,一番谏言,两广总督府牵头,设立了佛山公会这个事物,两广政府出资三十万两白银,作为入股之资,将实际上的两广煤铁行业联合公司的股份一下子收进了百分之六十五,三十万两白银当然是不够的,但是相应的土地、政策、税收方面的便利,是无法估算的,这也是梅会长等人雀跃和总督府合作的原因之一。

再者,曾国荃虽然粗鲁,但也知道外行不指导内行的道理,一应日常建设经营不管,官督商办,只派出审计厅的人进行查账监督,他更是不顾及地方督抚不得轻易去他省的规则,亲自前往福州马尾港,逼沈葆桢签下三年七十万吨钢铁的购买合同,把省内所有煤山铁矿山都交给佛山公会进行管理和经营,广州到南宁的铁路,只能从佛山公会如此佛山公会更是吃了膨胀剂一般,几年之间就成了海内顶尖的煤铁公司,开滦的煤矿,马鞍山的铁矿,这是北边的两个大拿,南边就是属于佛山公会和汉阳铁厂了,这些地方只有煤或者铁,像佛山公会这样煤铁一起配合组合做生意的,不多,所以两广,福建、云贵四川之地,尽数都是佛山的煤铁给占领了市场。

这样的巨商,这样多的股份,每年收进来的银子,虽然曾国荃自己拿不到,尽数都收归中央户部,但是到底也是有折扣留下来的,这些银子,一部分办学,一部分拿来吏改官,另外一部分拿来改土归流顺便办团练,几年下来,不仅这广东一省兴旺发达,就连素来是穷困之地的广西也靠着这些银子热闹了起来,这就是曾国荃在两广最得意的政绩,中枢嘉奖无数,旧年更是加封了大学士,传言就是如今非军功不得封爵,不然按照西圣的意思,曾国荃早就从一等侯进三等公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别的添头,升平署对报纸之事管的很严,地方上一律不得办报,只是两广才得曾国荃上折请求,得了一个报纸的编号下来,今天在市面上的号外就是《两广商报》新出炉的报纸。

所以这曾国荃也是佛山公会的名誉会长,梅会长想了想,斟酌着话语说道,“老大人垂青,所以才有佛山公会这样的声势,这自然是没话说的,只要是生意一直这么好下去,咱们都是方便,只是这如今,煤铁的生意实在是难为了,这才厚着脸皮来找总督大人解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