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新币银行(三)(第2/3页)

“朝廷参股的,一概用新币参股。”胡雪岩继续说道,“以阜康钱庄为例子,只要是朝廷入股,所有的分号的现银无需动用,大清银行只要把新币发下去,这里头所有的分号,那就可以顺顺利利的发行新币了,别的地方不敢说,江浙沪一带,臣敢打包票,有了朝廷的名号,没人敢来惹是生非。”他也十分清楚,也只有在朝廷的庇佑之下,才会没人敢来闹事。

“你想清楚了?”太后问道,“阜康钱庄可是一座金山,就这样和朝廷合股了?”

“自然是想清楚了。”

胡雪岩微微鞠躬,“已经想的很清楚了,微臣的为人,从来都不是只为了赚钱,阜康钱庄是一座金山,但也只是一座金山,但是朝廷参股,微臣也不说假话,阜康钱庄那就是朝廷的产业,更是户部照看着。”他看了一样阎敬铭,“是天下第一等的背景,表面上看,虽然是朝廷占了阜康钱庄的便宜,真佛面前不说假话,实则是阜康钱庄占了朝廷的便宜,借助朝廷的力量,阜康钱庄必然在这一次的票号管理之中一跃冲天,现在是金山,但是有军机处的领导,皇太后的看顾,将来绝不会只是金山!”

所以说商人的眼光是最可怕的精准,这是三千年从未有之大变局,商人们面对的挑战较之以往大了百倍,但是遇到的机会比以往多了万倍!太后是一定要理顺这些放贷款的票号钱庄的,这一点,她老早就说起过了,胡雪岩也很清楚,这个不是灾难,而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运用好了,将来必然是一跃千里,进展如同神速,到底是小场面唯我独尊好,还是天下任我驰骋的配角更好?胡雪岩不认为家财可以百世存留,与其将来败在不知名的后代手里,还不如趁着自己还有权力的时候,将自己家族的利益牢牢的和国家绑在一块,这才是真正的世袭罔替!

“好!”慈禧太后眼中露出了赞许的光芒,“你胡雪岩到底是胡雪岩,人才就是人才!你既然如此大气,我也不好再扭捏什么了,阎敬铭你和胡雪岩去商议,如何合股,如何经营,这些事儿一一都敲定了,这是胡雪岩的大礼,咱们要好好用起来,之前担心着票号要造反,咱们怕是没法子治住他们,但是如今有了这个。”她拍了拍炕桌上的折子,“就不怕他们闹事了,我的性子大家伙是清楚的,从不怕麻烦,也不会怕事儿多,忙不过来,我瞧着这两件事儿一起办,极好,军机大臣们都去瞧一瞧,自己下头管的能不能拿出银子也预备着成立银行,既然要设,就如阎敬铭之前说的,朝廷所有的,多办一些,甚好!”

胡雪岩鞠躬谢恩,“皇太后睿智无比,昔日南巡时候就提起过许多银行的规矩,偶尔提点,往往令微臣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之感,若不是太后点拨,微臣绝不能想出如此多的法子。”

太后笑道,“你又何必谦虚?若非你行动得力,我纵然有千思万想,也是成不了实际的东西,阎敬铭,你预备着设立那些银行?这个事儿,你想过了吗?”阎敬铭神色复杂的应了下来,“户部和内务府,这两头是必然要先设立的,交通部可以设一个,之前原本微臣担心有人觉得咱们敛财,但是如今有都察院监督着,倒也不会让人中饱私囊去,其余的如何设立,还是要请皇太后的旨意。”

“我是一切不管的。”皇太后笑道,“只是既然如今这么多洋务,一样样的分行业的来试试看,倒也算是不错的主意。”

于是这事儿就算定下来了,军机处没意见,太后拍了板,这事儿就是铁板钉钉的事儿了,“那么,先发行新币,还是先出这个管理的条例,还是先参股阜康钱庄,到底哪个先?”

阎敬铭微微思索,“臣以为,先谈好参股的事儿,然后再发条例,然后自己个的新银行筹办起来,最后发行新币。”

大家伙都没有意见,只是孙毓文觉得发行新币放到最后慢了些,又讨论了一番,于是就准备着发行新币和条例放在一块公布出去,参股是一个晚上就商议的妥当的,条例的事儿,明后天定下来就可以发出去,所以这不会耽误事儿,但是今个大家伙大约都要呆在宫里头当差了,一群人打着哈欠又一次的离开了养心殿,这是常见的事情,之前要商议什么事情,也都是这样通宵达旦的决定好的,因为外头的干涉实在太多,涉及到一些人的利益,什么关说请托都是不由自主的过来,而且军机处从来都不是一个保密的单位,只要多几天,什么消息全中国都知道了,所以凡是要研究什么大事,都是这样的留守宫中过夜加班,事儿办好了再回家,军机大臣们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只是这一次多了一个胡雪岩而已,大家回到了军机处,宵夜的点儿还没到,大家伙只好喝着浓茶提神,几个人说了几句,胡雪岩也不会在这个要紧的当口再有关股份的事儿纠缠什么,“阎中堂,您是我的上官,正经管着我的,您说什么咱们就怎么做,下官绝没有什么二话,何况今个的时间宝贵,咱们要一条条的把这个监管的条例审议过去,阜康钱庄的事儿,没必要在这里浪费中堂们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