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问计宁寿(一)(第2/3页)

“军机处选了户部尚书的人选,不过似乎万岁爷不太满意,停在那里了,军机大臣皇上原本是要定下来的,不过也说要先来请老佛爷的懿旨,所以,奴才觉得,皇上倒是为了这事儿来的。”

殿内放着许多瓜果鲜花,清新的花果香十分舒服,皇太后显然这会子也舒服极了,“皇上有孝心了。”

皇太后走出了西暖阁,皇帝和皇后已经在西里间等着了,见到皇太后出来,连忙请安问好,皇帝尤为尊敬,单腿下跪打千请安,皇太后点点头,吩咐左右的太监,“快把皇帝扶起来,又不是什么大场合,宫里头见面,皇帝还这么客气做甚?”

皇太后坐了下来,皇帝坐在了对面,皇后坐在地上的圆凳上。夏守忠递了一串紫红色碧玺佛珠上来,太后拿了起来,不停地开始转佛珠,“你们两个夫妻双双把这乐寿堂进,想必是有什么事儿吧?”太后看了皇帝一眼,“皇帝先说。”

“是。”皇帝笑盈盈地说道,他见到皇太后脸上淡淡的,心里也加了三分小心,“今个在养心殿议事,议的是要补几个人到军机处,这里头的几个人都是极好的,但是儿子想着,怕选了不好的人进来,不能够帮着处理政事,反而添乱,这就是不好了,思来想去,总是定不下来,总是要请亲爸爸可怜可怜儿子,帮着儿子把把关。”

太后盘着腿坐在炕上,闻言笑道,“你已经亲政不少日子了,我虽然不管外头的事儿,可到底是听的到的,外命妇入宫朝见,说起外头的事儿,大部分倒也赞扬的多,而且还有报纸可以瞧着,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你办的极好,我这垂帘听政,又训政一年,说是扶上马,又陪着你走了一程,你怎么还来问我老婆子呢?可不能这么偷懒着了。”

虽然规定好是训政一年六个月,可到了一年期满,慈禧太后就宣布结束训政,显然皇帝理政的实习期在慈禧太后看来已经很满意了,所以提早结束了训政。皇帝点点头,“儿子不敢偷懒,只是亲爸爸留下来了这么好的局面,儿子惜福珍重,不敢有什么闪失,故此还是要请亲爸爸来帮着定一定,儿子的心里也能够安稳一些。”

太后瞧了皇后一眼,“这也没什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就是有犯错的时候,我垂帘二十多年,说起来,也不可能没有犯错的时候,犯错是不可怕的,及时改正就是了。皇帝是有仁心的,但是还少了一些果断,不过这也没什么,臣下提供意见,一般来说,都不会走了大褶子,你只需要斟酌着办就好。皇帝你说是好局面,那么偶尔有犯错的时候也不怕,既然皇帝你来找我,那我说不定也要帮上一时半会的了,说吧,军机处选了什么人出来啊?”

“是。”皇帝说道,“崇绮,刚毅,徐用仪,刘坤一,王文韶,李鸿藻,一共是六个人。”

“皇帝准备选几个人进军机处啊?”

“儿子以为,总是在三两个左右,不宜太多。”

太后点点头,“这几个人都不算错。”崇绮是理藩院尚书,文华殿大学士,一等承恩公,以前当过乌里雅苏台总督兼管北海省,他是蒙古八旗,同治皇帝的岳父;刚毅是礼部满尚书,他是刑部笔帖式出身,后逐渐升为郎中、按察使、布政使。光绪十一年,出任山西巡抚,在黄河河套屯田并设官治理。光绪十四年,调任江苏巡抚,适逢苏南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刚毅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整修当地水利工程,特别是整治了上海境内的蕰藻滨和吴淞江,政绩斐然;第三个徐用仪,是吏部尚书,清咸丰九年举人。同治元年为军机章京。次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光绪三年为太仆寺少卿,迁大理寺卿。曾上《整顿圜法疏》,提出整顿钱法建议,并奉旨议行。刘坤一,太子太保两江总督兼上海通商大臣,是曾国藩去世之后湘军元勋首脑;王文韶,礼部汉尚书,这一位大家是挺熟悉的,之前因为云南军需案被宝鋆抓住痛脚,被迫辞去军机大臣,后来出任直隶总督,又转任礼部尚书;李鸿藻,武英殿大学士翰林院掌院,这一位就不必说了,不管是观众朋友还是慈禧太后都太熟悉了。

慈禧太后说不太错,“既然都不错,皇帝你自己个选就是了。”

“还是请亲爸爸圣裁。”

“什么裁不裁的。”皇太后笑道,“还要我劳神来想着这些事儿,罢了,皇帝这么有孝心,我就多说几句,这几个人都不错,但是都有各自的不好,崇绮,是老资格了,也是同治年的状元,大清朝这么多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位旗人状元,资历是够了,可这历练。”太后摇摇头,“还不够,只是当了宗人府的差事,又去了北边,他的身份够好,是孝哲皇后的亲生父亲,又是蒙古八旗,蒙古人都卖他的面子,僧王之后,他算是蒙古族里头出息大的,这个人,历练的不够,北边的总督,能有多少事儿?管着理藩院甚好,而且这个人古板的很,怕是容易认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