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玉兰之会(二)(第2/3页)

因为不是正经的大宴,于是没有准备酒,大家只是喝茶,或者是喝桂圆汤一类的汤水,大家面带微笑正在四处瞧玉兰花,并蒂,三才,或有交颈鸳鸯,含苞待放,怒放,或者是只有一点毛茸茸的小花骨朵儿的,各有姿态,大家正在四处看的时候,突然之间,“呜呜呜~”不远处悠扬响起了奏乐的声音。

太后原本拿着盖碗准备喝茶,听到呜咽传来轻松欢快的声音,不由得停下了动作,吹的是笛子,这种乐器曲调欢快,声音清脆,又十分的悦耳,放在这春日花景之中,最是合适不过了。

曲调轻松欢快,一下子高一下子,好似一只云雀在玉兰花的花海之中兴奋的上蹿下跳,时而用嘴巴清理清理羽毛,时而在阳光下打盹,一会子又被微风敲醒,叽叽喳喳的飞过了花海,翻转飞腾,带了一波玉兰花的花瓣雨下来了。

曲子结束,打了一个花腔,随即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堪堪一曲听完,大家脸上都露出了微笑,显然这个曲子实在是有动人心弦助人欢乐之用,皇太后端着盖碗闭着眼保持着这个姿势,一直听完了整只曲子,这才叹了一口气,“这曲子实在是好啊。”她的脸上慢慢的绽放出来高兴的笑容,“听着整个人都高兴起来了,升平署的供奉,这手艺是越发的好,要赏,要赏!”

太后高兴,其余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升平署掌事太监,又拿上了一个托盘,上面摆着是密密麻麻的绿头水牌子,“请老佛爷点戏。”

太后随意选了几个牌子,把牌子翻了过来,示意今个要听这些,“这样的好时光,先来一出《游园》吧,倒是有些想杜丽娘了!”

太监下去传旨,不一会,就已经预备妥当,就在这玉兰树下,众人的面前,开了戏,因为不是大戏台,就是在众人面前献艺,不用大锣大鼓,只是用琴箫牙板之类清淡的声音伴奏。

边上落座的琴师敲了一下牙板,杜丽娘和春香就踩着拍子出来了,这是余紫云的四徒弟,因为年纪还甚年轻,所以演杜丽娘这种少女的青衣旦角最是合适不过,她四处看了看,轻启朱唇,“春香~”

“小姐。”春香是花旦,分外的娇俏可爱。

“不到园林,怎知这春色如许?”

“便是。”

“原来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皂罗袍的曲牌调子响起,大家伙都认真的看住了,谁不知道这《牡丹亭》的故事,知道这游园一出戏里头,最精彩就是这一曲《皂罗袍》了,慈禧太后边打着拍子,边跟着轻轻的哼唱,“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随即杜丽娘怀了一点思春却又伤春的情绪,在花园之中沉沉睡去。

《游园》后头就是《惊梦》了,这戏是不合适少女看的,毕竟有些色,不过在座的都是伺候过历代皇帝的妇人,这些戏码,真真是小儿科,柳梦梅入梦,拉起了杜丽娘的袖子,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惊梦演完,瑛贵妃赞赏道,“好是真的好。”她对着太后说道,“若不是老佛爷存了这样的巧心思,大家怎么能在这玉兰花海下听游园呢,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真真就是眼前此景呢。”

“情景戏交融。”珍嫔笑道,“委实是难得,难得,又是这刚好都是春天的光景!”

“年纪一大把了,还巧什么?”皇太后笑道,“无非是叫他们,既然要乐呵乐呵,那就不能随便怠慢了才是,今个在这里看玉兰花,想来想去,咱们也没什么别的乐子,就多听些戏吧。过些日子,武陵春色的桃花也要盛开,咱们再去那边闹一次就好。”

“这又是托了太后娘娘的洪福了。”丽皇贵太妃笑道。

之后的戏都是很素净的戏,每一出戏,最多是三四个人,都是选了最经典的折子戏献上来,这些一两个人出演的戏是最考究功底的,又加上伴奏的清雅,若是有什么瑕疵,一听就听出来的,供奉们是卖了力气出演了,等到《玉钗记》“临江”一出演完之后,太后点点头,“让供奉们歇息歇息,可别累坏了嗓子,他们喝什么?你们预备下了吗?”

“已经安排好了。”

“那就让他们停一停,等会再开戏。”

又叫了说书的女先儿上来,说了几段笑话,这样热热闹闹的过了大半个时辰,已经到了下午三点的时候,玉兰花原本是洁白之色,阳光照耀下有的变成了淡黄色,加上绿树叶的衬托,可着实不错,分外的绚烂起来,丽皇贵太妃笑道,“今个玉兰花开的极好,臣妾要请旨,折一只玉兰花来,咱们也玩一次击鼓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