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其乐融融(一)(第2/3页)

别人不清楚,慈禧太后恍然大悟,“哦,这不就是和吉他一样吗?”横抱然后用拨子拨动发出声音,“皇贵妃你会这个吗?”

“却是不会。”丽皇贵太妃坦白说道,“这琵琶没有实物可练,也不知道这制式如何,若是能有个实物练一练,臣妾倒是可以学起来。”

“瑛贵妃,你知道的多。”太后笑道,瑛贵妃最喜欢去的就是圆明园里头的文渊阁看书了,“知道这世间还有那里有这样的琵琶吗?”

“民间或许有,但是只怕也不多了。”瑛贵妃说道,“唐朝到如今已经一千多年,什么样的东西,都禁不起这么多年的战火焚毁,大内之中至多也只有唐宋的卷纸之类收藏,若是琵琶的确不曾见到过,或许藩属国昔日有中华赐物,可能还有此物。”

太后目视学妃闵妃,两国都是新建没多久,就算是李朝够久了,可也不过是三百多年,两人都禀告这些东西都是没有了,太后有些失望,“罢了,我先帮你留意着,再让升平署看看能不能复制,好东西,若是咱们都忘了,这可不好。”

“咱们可是有许多的好东西。”太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拿起这个绳子就说起这件事儿来,“这么多年都没有了,想想也实在是可惜啊。”

“我听说如今外头也有人提倡着回复古礼、古艺。”丽皇贵太妃说道,“外头的人倒是有着不少喜欢着这些呢?”

“哦?”太后微微挑眉,“真的有这么一回事?”

“是有这么回事。”边上的珍嫔大着胆子插话道,“想着说周礼乃是孔圣人最为推崇的,臣妾是不懂,外头的人说这个是好的,听说有些翰林学士都上折子要万岁爷复兴周礼呢。”

“复兴周礼?”太后不屑一顾,“孔夫子说,逝者如斯夫,世间万物都是要不停地往前发展的,周礼最要紧的就是礼乐,周礼的基础,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君臣,有分封制为基石,这些大臣难不成想要当诸侯王?到地方上世袭罔替不成?”

“孔子不过是觉得春秋时期诸国礼制败坏,互相攻歼不休,他自己个又没见过周礼,怎么知道周礼如何呢?那也只是孔夫子觉得看不到摸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东西,周礼是寄托了他心目之中最好的幻想,故此要鼓吹复兴周礼,周礼里面可是都说要殉葬的,算起来,咱们这些在座的。”太后微微一笑,“可都是要到东西陵去陪着祖宗们的。”

虽然是笑着说话,可大家伙还是觉得有些不舒服,丽皇贵太妃扭动了身子,“这些该死的杀才!”她勉强笑道,“我也是这么一说,想必有娘娘坐镇,外头的人也闹不出什么风浪来,说起这些事儿了,若是让娘娘不痛快,真真是臣妾的罪过了。”

珍嫔的脸上讪讪的,慈禧太后继续说道,“孔夫子有些话,的确是字字珠玑,可有些话,现在的人未必做得到,他盛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么喜欢听孔夫子的话,怎么不做这件事儿?颜回可是孔子都很推崇的人物呢,谁要是想复兴周礼,那就请他喝清水,吃白饭,吃上一个月,把家里的锦衣玉食和娇妻美妾都一概抛了,那我才真的信他们,是真心想要恢复周礼。”

大家又是会心一笑,于是按下不提,复又开始击鼓传花的游戏来,这一回是珍嫔中了,她站了起来,“臣妾只会唱一段小曲,还望老佛爷不要嫌弃。”

“不会的,你且唱来吧。”太后爽朗一笑。

“臣妾唱的是《南柯记》的一出。”珍嫔清了清嗓子,朱唇轻启,款款清唱了一段“北乌夜啼”:

“俺本是怯生生病容病容娇态,早战兢兢破胆惊骸,怎虞姬独困在楚心垓,为莺莺把定了河桥外,射中金钗吓破莲腮,咱瞭高台是做望夫台,瞭高台是做望夫台,他连环砦打破烟花砦,争些儿一时半刻,五裂三开。”

声音清脆,又十分的柔弱,带着一股怯生生的意味,虽然清脆却也不是高亢的要刺破人的耳膜,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常贵太妃说道,“咱们这后宫啊,真是藏龙卧虎,真人不露相,这轮到的几个都是有招儿的。”

常贵太妃笑道:“这都是太后娘娘教导有方。”

“这是她们的造化,是她们的本事儿,和我有什么关系,这可是万万不敢居功的。”太后从腕上退了一个玻璃底深碧色翡翠戒指,叫珍嫔上前,“这个给你。”

“臣妾惶恐,谢过太后。”不同于珞嫔的惶恐不敢接受,珍嫔倒是大大方方的福了福,接过了那个戒指。

她刚刚接过了戒指,就连忙戴了上去,戴在无名指上还嫌小了先,她连忙又放在了中指,深碧色的翡翠映衬着珍嫔的脸分外的娇艳,就连慈禧太后见惯了美人,也不由得连连点头,“宝剑赠侠士,宝石配佳人。这句话是再也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