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两厢比较(二)(第2/3页)

太后现在显然是感情用事了,边上诸多外交的官员不免的哀叹,太后这样笃定的宣称两国会达成共识,必然会让原本就要进行的两国谈判,陷入不得不后退的地步。但是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出言阻止什么,毕竟今天只是礼仪性的会面。

俄罗斯尼古拉皇储看着太后和鲁道夫两个亲昵的表情,眼神闪了闪,又看了一样沉默不语的威廉斯特亲王,嘴角勾起了一抹奇妙的笑容,太后放下了鲁道夫的手,转过头来对着其余两位亲王点头致意,“这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如果不是因为中国,大清要举办这一次万国会,我相信两位尊敬的客人,还有可爱的鲁道夫都不太有机会来到中国,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

今天召见的就是这三国最重要的人物,三国来的这几位,不是皇储,就是尊贵的亲王,这样的人物出现,代表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太后转过了身子,走到了宝座前面,丹陛之下,三个亲王或者是皇储,都对于慈禧太后的欢迎鞠躬回礼道谢,太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环视众人,坚定而且充满诱惑力的声音响起:“是的,中国、俄罗斯、德意志、奥地利匈牙利,四个帝国,从太平洋沿着欧亚大陆一直到了地中海和北欧,四个都是伟大而且强大的帝国,能够一齐出现在东方,这不仅仅是外交上的一个闪亮的成果,可能还凸显了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格局和势力范围,必然要再进行重新的划分和确认!”

……

养心殿,孙毓文侃侃而谈,“英国实力乃是天下最强,号称日不落帝国,任何一国,都无法单独与之抗衡,但他最担心的就是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他,这一次万国大会,请了这么多的国家,唯独是德奥俄三国是派了最重要的人物过来,这一点,英国人不可能不警惕着。”

当然其余比如法国美国,也派了要员过来,法国来的是商务部长,美国前来的是副国务卿,只是到底没有这三个国家来的兴师动众,来的人也是位高权重,这些年国门大开,西洋各国的各种消息都迅速的涌入中国,饶是大家对于外交事务具体的操作上不甚了解,但是也明白西洋体制,特别是西洋帝制国家,和本朝绝不一样,西洋帝制国家特别奉行的是长子继承制度,这是名正言顺的,而且皇储在一国政事上拥有很大的话语权,饶是爱德华,被自己的母亲约束了许多的权力,但是他对于外交部门还是有很深的影响,这个影响还帮助了中国处理法国在越南的事务。

所以这三国亲王一起到来,说明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几个国家,是不是在中国人的组织下,企图对英国有所不利?还是准备着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而把英国抛在脑后?

“皇太后召见的俄罗斯、德意志、奥匈帝国三国,横贯欧亚,四国国土面积,占据了世界上的大部分了,英国人虽然以海军起家,但是他最在乎的还是欧洲大陆的霸权,如果这三个国家,原本互相之间有所嫌隙的国家,在我们这个似乎独立在外的大清国的说合之中,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协议,那么,英国是无法承担这个后果的,所以臣以为。”孙毓文坚定地说道,“英国人只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最要紧的目的,还是对于这一次西圣会见三国亲王的不满。”

孙毓文说的话在理,就连对着孙毓文的风骨十分不屑的李鸿藻也点头承认这一番话必然是说中了英国人的心里话,曾继泽说道,“若是真的如此,那就不好办了!”

怎么不好办?只怕就是孙毓文说的这个“说合”之意,的确就是存在而且要准备实施的!皇帝听到了孙毓文的话,眉心微微一跳,“亲爸爸办这个万国会的愿意,倒也不是各国联盟之意,可后来这场面铺开了,客人们要来,自然咱们这礼仪之邦就没有拦着不让他们来的道理儿,这也是他们觉得中国值得一来。”

皇帝扶着御案沉思,“这事儿,要怎么办?”

天子垂问,问的自然是军机大臣们,可礼亲王不太懂这些,他也不善于出主意,所以不说话,曾继泽这时候只是列席会议,没有点名他说话,他不好说话,奕劻也就罢了,他比较擅长理财这一边,所以剩下去,还是要听一听孙毓文的意见。

孙毓文胸有成竹,“臣以为,既然是邀请了各国而来,英国的副首相也已经率代表团前来,也绝不是说不愿意来的,想必也只是待价而沽,等着我们出价钱,这个价钱,原本若是英国人挑明了讲,为了维护国体,自然是不能谈钱的,可英国人引而不发,也只怕是想要什么别的筹码。臣的意思,不若请总理衙门继续问一问英国人,特别是要问清楚英国大使,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想要什么?若是知道这一点,咱们再对症下药,必然能够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