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愚公移山(第2/3页)

那外墙已然升起了半尺多高,长达上百丈,外墙之后,一匹匹快马来回穿梭,搬运着土包,然后将土包中的泥土和石块倾倒在土墙之上,然后又奔回远方运土。

很显然,公孙白是想在襄平之外修筑一道外墙,将襄平城死死的困住,如此他公孙度便成了瓮中之鳖。

身旁的公孙晃哈哈大笑道:“居然修筑外城,果然是大手笔,只是不知道此墙三个月之内能完成否,光是挖土和运土,便够两万人忙乎两个月了,何况他们还要留下守军防止我等突袭,我看此城就算是半年也未必能建成。而最多只需一个月时间,高句丽人和夫余人便能杀到襄平城下,不过白费功夫而已,累死这帮蠢货!”

身旁的众将也跟着哄笑了起来,只有公孙度沉吟不语。

突然城下一阵喧哗声,众人忍不住抬头望去,瞬间被城楼下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人群避让之处,公孙白胯骑飞血神驹,威风凛凛的站立在土墙的正中,伸手一指,只听轰隆隆一阵巨响,无数的石头轰然从他身后飞出,缓缓的落在土墙的脚下,瞬间堆积如山。接着公孙白继续望旁边移动,一块块巨石轰鸣着,依次落在土墙旁边,转眼之间,整条土墙之外,大大小小的石头堆积得高高的,形成一条长龙。

城楼上的将士半天才回过神来,然后便凌乱了,这一幕实在过于颠覆他们的世界观,原来这世界上朕的存在仙术,不少将士窃窃私语起来。

“人传公孙白会仙术,并非虚言……”辽东悍将凉茂喃喃地说道。

“什么仙术,不过区区小妖术而已,何足挂齿?当年的张角号称大贤良师,擅使各种妖术,最后还不是死于非命!”公孙度闻声勃然大怒,厉声呵斥道。

“父亲,若是按此进度,敌军以石块为主体,只需采集少量泥土填充,不过一月时间便能筑起一道坚厚的外墙,将我等团团围住,形势危矣……”公孙晃的脸色变得煞白。

公孙度阴沉着脸,望了望城下正在热火朝天的筑墙的公孙白军,又朝墙后上万名盔甲鲜明,手持强弩,严阵以待的守军,冷冷地说道:“雕虫小技,何足挂齿,这群蠢货不过白费功夫,走,随我回府商议。”

说完,便大步离去,公孙晃和公孙恭等人急忙紧紧跟上。

一直奔到了府邸内,公孙度这才一屁股瘫坐在软榻之上,原本沉稳的脸色已变得苍白,眼中充满焦虑。

“若是公孙白再将辽阳城中的俘虏全部驱赶过来,恐怕只需二十日功夫,便能修筑好外墙,恐怕那时,高句丽人和夫余人尚未赶来,如此我等则成了困于牢笼中的猛兽,难以脱身。”公孙度艰难地说道。

公孙晃大惊,急声问道:“如此奈何?莫若趁外墙尚未修筑好,强冲出去?”

公孙度摇了摇头道:“襄平乃辽东之治所,若是强冲出去,则城中钱粮尽归公孙白,我等区区两万人,又能跑到哪去?”

公孙晃没了主意,失神道:“如此奈何?”

公孙度思索了片刻,一咬牙道:“如今只有孤注一掷了,我料敌军这两日必有准备,先派人查探粮仓所在,定于三日之后夜袭敌营,最好是一把火将敌军的粮草全部烧光。”

……

辽东冬天的夜晚,冷气透骨。

公孙白军大营的灯火逐渐黯了下来,除了巡逻的士兵外,将士们大都已进入梦乡,不时传来一阵阵鼾声。

尤其是中军某处大帐,鼾声如虎啸龙吟、天崩地裂般,方圆数十米都能听到。那是管亥的营帐。

张郃的大帐跟管亥隔得不远,初时尚能睡得香沉,到了凌晨时就被那如雷般的鼾声吵醒。

他靠在枕头上翻了个身,摇了摇头,苦笑道:“这个黑厮,鼾声也太大了,边上营帐里的士兵估计都没睡好。”

突然他脸色一沉,将枕步扯了下来,耳朵死死的贴在铜枕上,细细倾听。这个铜枕是他特意请人打制的,皮薄中空,能倾听到远处的脚步声。

一阵若有如无的脚步声从西南方向传来,逐渐靠近,声音也逐渐明晰。

他大惊而起:“敌军袭营,目标是粮仓。”

敌人脚步声还远,而且因为惊醒他们,所以行走的很慢,而且兵马不多,根据马蹄声和脚步声来分辨,应该来的全部是骑兵。

张郃思索片刻,没有立即全军鸣锣示警,而是叫醒卫士一起先去了白马义从的营地。

白马义从营地处锣声大响,所有士兵被锣声惊醒,立即起身穿衣,进入戒备应战状态。其他军营却在一个营帐一个营帐的迅速传唤起身戒备。

从远处来听,声音很小,夜袭者并没注意。

月色如水,一截高达三丈、长达数里的城墙之后,涌出一片乌云。

一只三千人的军队,人衔枚,马摘铃,人人腰挎长刀,一手牵马一手举着一个尚未点燃的火把,小心翼翼的向公孙白军大营西南方向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