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3/9页)

“是。”两人同时答道。

曾可达:“去吧。”

“是!”两人这才敬礼转身走出房门。

曾可达望向了那个青年军军官:“原来护卫方孟敖大队的是多少人?”

那青年军军官:“报告将军,一个排,每日三班轮流护卫。”

“太少了。”曾可达望了下窗外,“再增加一个加强排,务必保证方孟敖本人和方孟敖大队的安全。无论是第四兵团还是中统军统,那些被他打疼了的要员和浑蛋随时可能危及方大队。发现征兆,就亮出国防部预备干部局的名号,镇住他们!”

“是!”那青年军军官非常干脆,敬礼,立刻转身出门。

房间里就剩下曾可达和他的副官了。

曾可达这才显出了极度的疲乏,坐了下去。

副官关心地望着他:“长官,我给您放热水,您先洗个澡,稍微睡一下。什么时候去见方行长,我什么时候再叫醒您。”

曾可达:“好。给我准备一套便服。还有,通知中正学社的张社长,请他把那套刻有建丰同志姓名的宜兴紫砂茶具让出来,我要送给方行长。”

燕京大学图书馆善本资料室。

坐在对面,严春明平时对梁经纶那种欣赏和信任已完全没有了,隔着高度的近视镜片只是盯着他,等他回答。

“我也是不久前才知道的,今晚的联欢会完全是学生会应广大学生的强烈要求组织召开的。”梁经纶已经感觉到了严春明背后那股强大力量的存在,斟酌着分辩道,“您来电话前我曾经打过您的电话,准备向您汇报。电话没有人接。”

“你的话我听不懂。”严春明今天严厉中透着审视的态度进一步证实了梁经纶的预感,“学生会组织召开联欢会,是决定了以后告诉你的,还是在决定前就问过你?”

梁经纶竭力控制住内心的震惊,这个时候任何谎言在不久后都将被证实,他只能如实答道:“他们在决定前就问过我。”

严春明的眉头蹙起了,目光中审视的神色却在逐渐消失,语气中只剩下了严厉:“那就是说学生会的这个决定是你做出的!梁经纶同志,你今天的行为已经严重地违反了党的地下组织工作原则!是完全无视组织的行为!”

“有这么严重吗?春明同志。”梁经纶必须装出吃惊的神情,“国民党北平参议会做出的驱散东北学生的反动决议,造成的‘七五事件’现在正是进一步揭露真相的时候,通过这次联欢会不正是进一步揭露国民党内部贪腐反动本质的一次机会吗?”

“你这是在给组织建议还是在给组织上课!”严春明已经气愤地用指头敲起了桌子,“如果是给组织提建议就应该在几个小时以前;如果是在给组织上课,梁经纶同志,你任何时候都没有这个权力,也没有这个资格!”

梁经纶以沉默对之。

严春明:“你才华横溢,马列的著作、毛主席的著作多少篇都能倒背如流。前几天彭真同志的‘七六指示’你不是也整段整段背诵给我听过吗?为什么今天就做出了和‘七六指示’精神完全相悖的行为!你的自以为是可以结束了,梁经纶同志!学生会重要的积极分子都是你在直接联系,你现在立刻找到他们,取消今天晚上的联欢会!”

梁经纶:“春明同志……”

严春明:“这是组织的决定,而且是组织最后的决定!”

梁经纶低着头沉思了片刻,再慢慢抬起头:“可是学生会那些同学都已经去了方孟敖军营,我怎么通知他们?”

“你没有腿吗?”严春明的态度已经不只是严厉,“不要说那是公开场合,你平时就是以开明教授的身份在公开场合开展工作的。立刻去军营,取消联欢会!”

北平西北郊青年航空服务队军营。

最后一辆道奇军用卡车,最后一车粮食,最后一拨坐在卡车粮袋上的东北学生,缓缓地开出军营铁门时太阳离西山已经不到一丈高了。

卡车的粮袋上的东北学生站了起来,有些还流着泪向铁门内激动地呼喊着挥手。

北平学联的发粮学生代表们在军营铁门内向他们呼喊着挥手。

谢木兰率先爬上了长条桌上,闪着激动的泪花拼命挥手。

接着好些发粮的学生代表都爬上了长条桌向渐渐远去的装粮车挥手。

学生们的身后,民食调配委员会那些发粮的人一个个都蔫了,不知道是累是气是恨还是无可奈何。有些瘫坐在凳子上,有些干脆就地躺了下去,忍受着学生们的呼喊,看都不愿意再看一张张拼成长条的桌子上那些跳跃着的学生,以及学生们脚前那一摞摞堆积如山的发粮账册和领粮收据。

营门内外,偏偏不见方孟敖大队一个队员的身影。

李科长从门卫室出来了,王科长也从门卫室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