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3/10页)

“孟敖被抓了,你知道吗?”谢培东这一声吼,将崔中石震在门口!

崔中石慢慢回头:“什么时候?因为什么?”

谢培东:“先将账簿放回去。”

崔中石走过来了,拿钥匙的时候手有些颤抖,开了柜门。

谢培东将那摞账簿放到了崔中石手中:“城工部刘云同志指示,立刻去南京搭救方孟敖同志!下午四点华北‘剿总’有一架飞机,你带上十万美元还有侯俊堂20%股份那本账册飞南京,到党通局找徐铁英。”

崔中石立刻将账簿放进了保险柜……

谢培东依然闭着眼,将手搭到了开关上。

值班室的灯亮了,墙角上那架抽风机也立刻转动起来!

谢培东睁开了眼,望着室内那把空空的椅子,走了进去,开了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串钥匙,又开了保险柜,捧出了那摞账簿。

一本账簿打开了,上面一行字:

申生纱厂 棉纱十万锭 党产

崔中石的这行字竟与马汉山给王蒲忱写的那行字一模一样……

谢培东啪地合上了账簿!

顾维钧宅邸后院会议室内,五人小组曾经开会的那张会议桌,又铺上了白布,八个玻璃杯,八杯白开水摆在衣冠楚楚的那八个北平工商界头面人物的面前。每个玻璃杯旁赫然摆着打印好的那五份经济改革法案!

那八个人像是约定好的,一个个紧闭着嘴,都不吭声,也都不看法案。

曾可达站起来,开始在他们背后慢慢绕着,走到正中间那个显然分量最重的人物背后站定了:“为什么不看?”

那个人依然不回答,反而从口袋里掏出了烟,又掏出了一盒长长的火柴,抽出一根,擦燃了。

紧跟着好几个人都掏出了烟,有的掏出了火柴,有的掏出了打火机。

“这里是国父纪念地!”曾可达一掌打掉了面前那个人凑到嘴边的火柴和叼在嘴里的烟,“墙上有字,没看见吗?!”

那个人显然平时从未受过这等羞辱,噌地站起来:“姓曾的,傅作义也请我们开过会,李宗仁也请我们吃过饭,你以为自己是谁,擅自把我们拘禁在这里看什么法案?!”

另外七个人也都站起来!

曾可达笑了,慢慢走到孙中山像前站定了:“我现在还没有必要告诉你们我是谁。只想告诉你们,在上海,就是这个时候,我们蒋经国先生也在请人开会,被请的有杜月笙、刘鸿生、荣尔仁。他们一个个都在看法案……”

说到这里曾可达一掌拍在桌子上:“行政院经济管制委员会请你们看法案,你们居然都不看。你们以为自己是谁!”

那八个人蒙住了。

“李营长!”曾可达对门外喊道。

“到!”李营长一直站在门口。

曾可达:“叫八个人,每人身边一个,帮帮他们!”

“是!”李营长对门外扫了一眼,“你们八个进去!”

立刻进来了八个青年军,分别走到八人身边:“请坐下!”

还是没坐,另外七个人都望向挑头的那个人。

这次是李营长下令了:“帮他们坐下!”

八只手臂同时伸过来,每条手臂搭在一个人的肩上!

最醒目的是他们手臂上“经济纠察”的袖章!

八个人都不用帮了,一个个自己坐了下去。

“看法案!”曾可达吼了这一声,径直走了出去。

北平分行金库大院内,金警班长捧着饼干盒走向小李,从盒内拿出一小包饼干递了过去:“兄弟也来一包?”

小李笑着向那边望去。

十一个金警都散在院内,枪在腰间,罐头和饼干盒捧在手里,吃罐头毕竟太不雅观,饼干则已经都在吃了,一片咔嘣之声。

小李笑着接了金警班长递来的那一小包饼干,低声说道:“车里还有两盒饼干、四听罐头,谢襄理说了,是单独给你的。待会儿方便了你拿走。”

那个班长眼睛立刻亮了:“太关照了……要不我拿走一半,你留一半?”

小李:“谢襄理说了,金圆券一发行,大量的物资就会运来北平,限价令稳定了物价,兄弟们就不会挨饿了。”

“透点儿消息吧。”那个班长望着小李,“金圆券一块钱能买多少东西?”

小李:“我也不是太清楚,只知道金圆券一元兑换旧法币三百万。限了价,一块金圆券以士林布为单位计算能买到两尺八寸,如果买吃的,一块钱应该能买到一斤肉加一斤面粉……”

那个班长眼睛大亮:“我们的薪水怎么折算?”

小李:“你一个月十块,那些兄弟每人每月六块。”

“我算算……”那个班长容光焕发,睁大了眼算他那十块钱,很快便算出来了,“买布是两丈八尺,买面粉是三十三斤,买肉是十三斤八两……你不是逗我开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