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第2/6页)

陈廷敬仍不肯接那张银票,只道:“士奇,我陈廷敬受两代皇上隆恩,但知报效朝廷,绝无半丝私念。廷统之事,请如实上奏皇上!”

高士奇无奈而叹:“既然如此,我就如实上奏皇上,陈大人切勿怪罪!”

陈廷敬长叹一声说:“我这个弟弟自己不争气,有什么好怪罪的?”

陈廷敬今儿待在南书房,有些神不守舍。世上真有这么巧的事儿?昨儿他接了朱启的状子,里头牵扯着高士奇;今儿就冒出廷统给高士奇送银票的事儿。廷统家境并不宽裕,哪来这么多银子送人?

夜里,陈廷敬把弟弟叫了来,一问,他还真的给高士奇送银子了。陈廷敬火了,大声斥骂:“凭你的俸禄,哪来那么多银子送人?你拿家里银子送人,也是大不孝!父亲快六十岁的老人了,还在为生意操劳!他老人家的钱可是血汗钱!”

陈廷统哼着鼻子说:“我没拿家里一文钱!”

陈廷敬更是吃惊:“这就怪了,难道你这银子是贪来的?那更是罪上加罪!”

陈廷统说:“我也没贪!”

陈廷敬甚是着急,问道:“你的银子是天上掉下来的?快告诉我,怎么回事!”

陈廷统并不回答,只道:“你只顾自己平步青云,从来不念兄弟之情。我靠自己在官场上混,你有什么好说的?”

陈廷敬气得两眼直要喷血,几乎说不出话。他平息半日,放缓了语气说:“你好煳涂!高士奇干吗要把银票送还给我?他不收你的不就得了?他不光要害你,还要害我!”

陈廷统冷冷一笑,说:“高大人是想在你那里做人情,可是你不买他的账。”

陈廷敬被弄煳涂了,问:“我同他有什么人情可做?”

陈廷统说:“我也是今日才听说,你接了桩官司,里头扯着高大人。我承认自己上当了,可这都是因为你!”

陈廷敬惊得两耳嗡嗡作响,跌坐在椅子里。果然是他在南书房猜想到的,可他在街头接了状子,高士奇怎么就知道了呢?陈廷敬这两日手头忙,还没来得及过问这事儿。

陈廷敬低头寻思半日,问道:“廷统,你告诉我,你的银子到底哪里来的?”

陈廷统说:“高士奇有个钱塘老乡……”

陈廷统话没说完,陈廷敬就知道那个人是谁了,问:“是不是叫俞子易?”

陈廷统说:“正是俞子易。他找到我,说上回我升了六品,高大人为我说过话,要我知恩图报。我说我不懂这里头规矩。俞子易就直话直说,让我送一千两银子给高士奇。我拿不出这么多银子,俞子易也仗义,就借了我银子。”

陈廷敬仰着头,使劲地摇着,半日才说:“廷统,你真是愚不可及!这个俞子易,正是高士奇豢养的一条狗!他们合伙来害你,你还感激他!”

陈廷统说:“我看高大人根本就不是你说的这种人!”

陈廷敬说:“你真是鬼迷心窍!我终于明白了,高士奇设下圈套,就是想同我做交易!他怕我查他房子的来由!”

陈廷敬同弟弟细细说了高士奇宅子的来历,只是不明白朱启告状的事儿怎会这么快就传到他耳朵里去了?陈廷统这下也后悔了,很是害怕,说:“他要把我逼急了,我就告他高士奇索贿!”

陈廷敬摇摇头说:“高士奇才不怕你告他哩!皇上本来就信任他,况且他把银子交了出来,你告他什么呀?廷统,你这会儿急也没用,只管好好儿当差吧。”

陈廷统哪里放心得下,直道:“高士奇真把事情捅到皇上那里去了,我不就完了吗?哥,您就别管这桩官司算了。”

陈廷敬恨恨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陈廷统再也没话可说,坐在那里垂头丧气。陈廷敬也犹豫了,真想放下这桩官司不管,不然廷统只怕有祸上身。可那高士奇又实在可恶,这次假如让他得逞,今后不知更要欺人到何等地步。陈廷敬左右寻思,心里终于有了主张,决意把这官司管到底。

第二日,陈廷敬吩咐刘景、马明,查查那个钱塘商人俞子易,看他是怎么把人家房子强占了去的。没几日,两人就回了话。原来朱启家在明朝时候也是个大户,有好几处大宅院儿。可是后人不肖,早在崇祯年间就开始显出败相了。朱启原本有个儿子,名叫朱达福,百事不做,只管嫖赌逍遥,又交上个叫俞子易的泼皮。那泼皮只管调唆朱达福花银子,把祖宗留下的几个宅子都花光了,只余下石磨儿胡同的宅院。俞子易又设下圈套,借高利贷给朱达福。顺治十八年,朱达福突然不见人影儿了,俞子易找上朱启,拿出他儿子六千两银子的借据。朱启还不出银子,就被俞子易赶出了宅院。一转手,朱家宅院卖给了高士奇。那朱达福却再也没谁见到过,街坊都说他准是被俞子易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