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二章 三族争锋(第2/3页)

苏老太爷是最早与礼部司进行接触,早早确定琳琅要从苏府出门,按照西北的风俗,闺女出嫁的时候,女方会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参加酒席,酒席过后,在亲朋好友的瞩目下,新娘子才会登上男方派来的花轿,一路吹吹打打回到男方家中,而男方在晚上会举行一场盛大的晚宴。

对女方家族来说,中午的这一顿酒宴,自然是十分重要。

苏家如今依然是西关道最大的家族,在苏老太爷而言,琳琅本就是苏家的闺女,而且在苏家落难之时,是琳琅收留苏家老小,伺候苏家能够东山再起,也正是因为楚欢帮忙,如今自家的闺女要嫁给西关道总督,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苏家十年难得一次的大事,所以确定婚期之后,苏老太爷第一时间将朔泉城内最大的四家酒楼全部包圆,非但如此,稍低一些档次的酒楼,也有不少被苏老太爷定了下来。

等到钱家和洪家认了义女,欢天喜地准备婚事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他们要去预定酒楼,酒楼却都已经被苏家所占。

对外而言,西关七姓和西关的大小士绅是一体,但是在内部而言,各大家族自有各大家族的颜面,钱家家主钱伯夷和洪家家主洪胜涛二话不说,一同到了苏府,一开始还是有说有笑,希望老太爷认出两家酒楼来,苏老太爷装聋作哑,啰嗦半天,没有松口的迹象。

洪胜涛性子急,当场发飙,声称要是老太爷不让出酒楼,他派人到四家酒楼各放一把火,烧了酒楼,大家一个都轮不上。

老太爷依然是装聋作哑,最后还是钱伯夷再三劝说,又劝说洪胜涛一起说了无数好话,这才让老太爷松口。

只是随即三人又为道路争吵起来。

三家府邸不在一起,分散在城中,相较而言,林黛儿所住的钱家,距离总督府最近,老太爷的苏家府邸次之,洪家最远。

但是三家都在朔泉东面,所以到最后往总督府去,都会走上同一条街道,那是朔泉的正街明泉街,老太爷慢条斯理地分析过后,提出来酒楼可以让,但是为了避免到时候争道,所以这时间上要区分开,要有个先来后到。

洪胜涛距离最远,老太爷这般说,立马赞成,可是两句话过后,再次翻脸,按照老太爷的意思,楚欢和琳琅是早就定下了终身,所以第一个到总督府的,当然就应该是琳琅,所以其他两家必须在琳琅的送亲队伍走过之后,才能进入明泉街。

洪胜涛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素娘是楚欢的正方,是要八抬大轿,他声称从没有见过八抬大轿给六抬大轿让路的道理。

钱伯夷语气虽然温和,但是却也坚持,虽然琳琅与楚欢早已经约定终身,素娘又是正妻,但是林黛儿却已经为楚欢生下了孩子,这当然是由林黛儿的送亲队伍第一个进入明泉街。

三位家主,各不相让,到了后来,干脆不欢而散。

等钱洪二人离开,老太爷立刻召来族人,令他们做好准备,只怕送亲之时,少不得一场纷争。

到了大婚这日,老太爷终究还是讲道理,让出了两家大酒楼,钱洪两家一人一家,苏家占两家,各大家族,少不得将亲朋好友全都请过来。

只是有些情况,却是让朔泉附近的士绅们十分为难。

苏钱洪三家,那都是西关的豪门大族,西关大小士绅,与这三家关系都是不错,三家亲事凑在一起,都是在同一时间举办酒席,去了这家,得罪了那家,去了那家,得罪了这家,实在没有法子,许多士绅只能往每家各派一人,而各士绅的家主却都托病不能出席,否则即使没家派人,若是家住出来,依然分不清楚。

于是乎,在楚欢大婚这一日,朔泉城便有许多家族的家主在同一时间患病。

总督府那头,当然也是早早准备,派出了三支迎亲队伍,仇如血率领一支队伍迎娶琳琅,祁宏带领一支队伍迎娶素娘,孙子空则是带领迎亲队伍,直奔钱府,迎娶林黛儿。

楚欢一起从简,不想搞得太大动干戈,但是总督府的意思,却不等于三大家族的意思,虽然派出的迎亲队伍并不浩大,但是各府却都准备好了浩大的送亲队伍,对于三大家主来说,酒楼的酒宴,已经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谁的花轿第一个登上总督府。

按照西北的风俗,无论新娘子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哪怕是普通老百姓家的闺女,出阁的时辰,都必须过了午时,进入末时才能出门。

所以亲朋好友必须在末时之前结束酒宴,云集府邸,末时一到,立刻出门。

苏家这头,送亲队伍的头儿是苏家七夜苏仲彦,得到苏老太爷的吩咐,在末时之前,不管酒宴是否结束,参加苏家酒宴的宾客,必须在末时之前聚集在苏府外,而轿子停在正门外,在末时到达之前,就必须将琳琅背到府门前,踩着点,只要末时一到,立刻上轿,然后有多快就跑多快,一定要赶在其他两家之前先进入明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