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看不透(第3/3页)

尤其是盐政衙门的衙役们,他们都是扬州本地人,无人不知八大盐的威风和势力。

纵然他们已经知道了贾环的一些身份和背景,生猛了得。

可俗话说的好啊,这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谁胜谁负谁又能说的准?

而且,这贾环跟脚硬实,纵然是斗败了,大不了也就拍拍屁股走人就是。

可他们不同啊,他们的家人老少都在扬州城讨生活,若是……

盐政衙门的衙役们,神色都飘忽了起来。

就在他们要使出各种法子,找出各种借口,想要告假闪人时,贾环却没给他们这个机会。

他大声一笑,朗声道:“正主儿来了,走,咱们去瞧瞧。这群靠盐货发了大财的财主们,到底是天良未泯,知道束手就擒,负荆请罪,还是狗胆包天,想要来个鱼死网破!”

说罢,便在韩家兄弟并乌远和程、赵、隋三人的护持下,大步朝门外走去。

等他们一行人走出了高大的门楼,正巧与对面一干刚从轿子车马上下来的盐商们打了个照面。

“你们是什么人?在我家做什么?”

金三斤满脸怒气,看着被人簇拥在中心的贾环怒斥道。

贾环没有搭理他,而是用目光依次从对面诸人的脸上扫过,对照索蓝宇相告的盐商的特征,心中大致知道了他们的身份。

“想必这位便是仁善之名满天下的扬州盐总江老先生吧?在下贾环,见过江老先生。”

贾环面带微笑的朗声拱手道。

江春须发皆白,面善神和,若非眼中时有精光闪过,完全就是一副居家老人的样子。

他上下打量了番贾环,再三看了看,眼中闪过一抹疑惑。

无他,此子的眼光太过澄净。

这于理不合。

眼,乃心之门。

用后世的说法来解释,就是眼睛是通往心灵的窗户。

透过眼睛,可以看透一个人的内心。

一个人出世后,在幼年时,所经历之事少,心思单纯,那么他的眼神就会澄清透亮。

待他慢慢长大后,随着阅历的增加,心思的复杂,他的眼神就会慢慢失去了原本的澄清透亮,渐渐变得黯淡无光,甚至混杂起来。

这个时候,又可以分出两种情况。

一种是,这人平庸的生长,无甚出奇之处,浑浑噩噩……

那么,他的眼神就会愈发浑浊下去。

这个浑浊指的不是混沌不清,而是一种杂!

既然眼睛本身依旧黑白分明,但眼神却是“浑浊”的。

这种情况,在世人中占据大部分比例。

另一种,则是所谓的目光深邃。

这种人,无一不是心思深沉,城府颇深之辈。

前一种人眼神很浑浊,很杂,但通常而言,还是可以通过他的眼神看透他的内心和意思。

但后一种人,一眼看去,就如同在看一湾深不见底的湖水,似乎永远都看不到底一般。

让人永远猜不透他们心中的想法。

而这两种人,江春都见得多了。

但,贾环却不在这两种人范围之内。

他的眼神太干净,竟是和幼儿一般的澄净。

奇怪,看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