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宫廷政变(第3/16页)

这正应了那句话,纵使你虐我千百遍,我对你还是如初恋。太子妃不计较太子对她的无情,她只是担心他,她所有的忧虑,全都是因为他。

元妃虽然不受太子的喜欢,却很得独孤皇后喜爱,这让她有了更多机会接触皇后。元妃是个聪明女人,她知道皇后在皇上那里说话的分量,所以总是以己之力,在皇后那里说太子的好话,隐藏自己的委屈。而从皇后那里听到了什么,她也总是第一时间告诉太子,可惜,她的每一句话,太子都不想听。

“不喜欢听我说话可以,可你总要知道皇上皇后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呀!”元妃每次在太子那里受了气后,都会喃喃这样一句。

她一直想不明白,明明知道皇上皇后不喜欢浪费,喜欢节俭,太子为什么偏偏要声色犬马?做事张扬?

“你以为自己是太子身份,就一定能继承皇位吗?你难道不知道,即便是你的太子位,都很可能不保吗?你难道看不出来,你那个弟弟,那个看似憨厚老实的晋王杨广,一直都在窥视着你的太子位吗?你难道不知道,你的一言一行,他都在盯着,看着,然后向皇上皇后汇报吗?”

太子妃元氏一边往寝宫走,嘴里一边默默念叨着,她有种大事不好的预感,她知道,东宫发生的一切,都逃不过晋王杨广的眼睛,晋王杨广也不可能不让皇上皇后知道。可她又能怎么办呢?她只能在寝宫烧香祈祷,祈祷太子杨勇的所为,不要被不怀好意的杨广知道,更不要传到皇上和皇后那里去。

怕什么就来什么。

“冬至这天,东宫热闹非凡,太子大收贺礼,大摆宴席,大宴宾客,东宫歌舞升平,弦乐声声,一直延续到天亮。”

这是“偶然”传到皇后独孤伽罗耳边,又被独孤伽罗愤然说给皇上听的。皇后说完后,一脸失望地说:“这个太子越来越不像话了!哪里还有个太子的样子?”

隋文帝的脸上也露出了懊恼之色,他不易觉察地摇了摇头,为这个不争气的儿子。这个儿子,越来越让他头痛。有次,他去东宫,竟然发现太子杨勇的铠甲上,用金线绣着花边,他当即就提醒他说:“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长久者。汝为储后,当以俭约为先,乃能奉承宗庙。”

谁料杨勇竟然一脸不在乎地笑了。原来,那铠甲上的花边,是云儿为他绣的,说为了让他穿上铠甲,上战场打仗时也不要忘记了她。因为想起了云儿,杨勇笑了。他的笑让隋文帝很生气,觉得是对他说的话的无视。当时,他压抑着内心的怒火,语重心长地又给杨勇讲了一番自己做平民时的艰苦日子。

“若记存前事,应知我心。”他最后说。

如果杨勇是个聪明人,他应该知道,父亲的这句话几乎是在向他发出警告了,希望他不要再奢侈,不要忘记困难时的生活,如果他忘记了,那就不配做个太子。可他……

隋文帝想到这里,长叹一口气,摇了摇头。或许是不想再说起杨勇,他转而问独孤伽罗:“那么他们其他几个呢?”

独孤伽罗的思绪还停留在东宫大设酒宴上,以为是问其他几个皇子有没有去参加,便说:“除了晋王,其他几个也都去了!都是被那太子带坏的!”

隋文帝不再说话,独孤伽罗又说:“这几个皇儿里,我看就晋王有我们的风范!最听我们的话!”

隋文帝点了点头,最近以来,他听到最多的就是说晋王多么多么好,想必这晋王还真是几个皇儿里的翘楚,最得人心。

“晋王没去东宫,去干什么了?”他又问。

独孤伽罗脸上的笑容更稠密了。如今,只有提到这个儿子时,她才会心情舒畅。

“今儿一早呀,他就来请安了,还带着晋王妃亲自做的吃食,还说要来给皇上请安!我就说,‘皇上在看奏章’,就让他们回去了!”

隋炀帝略显宽慰地点了点头,心想,这个晋王好像是变了很多,越来越懂事了。

“这几个皇儿里,只有晋王最像我!也最听我的话!”独孤伽罗又说。她在说此话时,已经有让杨广替代杨勇做太子的想法了,只是没有明说,毕竟这两个都是她的儿子。太子不是太不像话,她也不会生出换太子的想法,毕竟换太子不是件小事。

不过,独孤伽罗是来越喜欢晋王杨广不假,喜欢杨广不仅是杨广节俭孝顺,还因为他不像太子和其他三个那么好色。独孤伽罗最痛恨的就是好色的男人,这从她对待皇上后宫的态度上就可见一斑。

独孤皇后对太子杨勇越来越不喜欢,越来越失望,很大原因就是他不听自己的,冷落她为他精心挑选的太子妃元氏,整天和那个小狐狸精云儿混在一起。而晋王不仅不好色,且不纳妾,对晋王妃萧氏非常好,时常带着晋王妃给她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