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江都事变(第4/7页)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太出乎意料了……”

隋炀帝的死法让李渊震惊和兴奋到语无伦次,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不用再自己出手了,不用再背负刺杀先皇的罪责了。

“恭喜大丞相!贺喜大丞相!这都是天意!都是天意啊!”裴寂怎么可能放弃这样一个绝佳的奉承李渊的机会?

是天意,绝对是天意!这不是天意,还有什么是天意?没有比“天意”两个字更能让李渊听着顺耳了,他无法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连连问:“你是说,这一切都是天意?天下大变是天命?”

不得不说这李渊真是“假”,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挖空心思给自己的谋反贴金。

“可不是吗?”裴寂不住点头说,“大丞相,就是小臣也知道天下一定是大丞相的,所以才在太原斗胆实施‘美人计’,小臣是怕大丞相错过啊,天命啊!”裴寂为了强调自己的功劳,又把太原的事提了起来。

李渊笑着用手指点着裴寂,心想,还真要感谢裴寂,若不是他的“美人计”,自己不定会把起兵时间继续往后推。这时,他倒忘了儿子李世民是主谋了。

就在李渊回味自己一路起兵历程时,只听裴寂又说:“不知道大丞相是否记得,在太原时,有次小臣陪大丞相去天龙山,碰到一位老神仙,那老神仙说的话吗?”

李渊怎么可能不记得?老道士的那句话,他每时每刻都在拿出来回味,他能坚定起兵,与老道士的那句话不无关系。

那时候,刘文静,李世民不断在他面前暗示让他起兵,他一直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烦躁的他,有天让裴寂陪他去天龙山散心,回来时遇到了一位头发花白仙风道骨的道士。

李渊由于心情烦乱,一直在想心事,没注意到跟自己擦肩而过的老道士。裴寂的一句话,让他停下了脚步。

“唐公有没有什么事需要问?不妨让那位老道士给卜个卦!”裴寂说。

道士?卜卦?李渊回过头,这才看到渐行渐远的老道士。思忖片刻,他觉得,既然左右为难,不如让上天给自己一个指引。

“快快!快快叫住那老神仙!”李渊说,像是溺水的人发现了救命稻草一般,追赶上去。

就这样,李渊将三枚铜钱放进老道士占卜用的龟壳里,摇动了一会儿,交给老道士。老道士先是看了看那三枚铜钱,然后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李渊紧张地盯着那张面无表情的脸。突然,老道士睁大眼睛,看着李渊。

李渊和裴寂互看一眼,心里有些慌乱,不知是凶是吉。

“莫非……是凶兆?”李渊这么一想,瞬间变了脸色。

老道士抚着长须,又盯着李渊看了好一会儿后,这才看了看周围的四名护卫,又看了看裴寂。裴寂看出,老道士是嫌周围人太多,不好直言,便挥手让护卫在前面等着。护卫离开后,老道士又看看裴寂,李渊知道他的意思,看了裴寂一眼后又对老道士说:“他在,无妨!道长请直言!”

老道士挺直背,脸上没有表情地说:“善人可是姓李?”

李渊和裴寂很是惊讶,互看一眼。李渊没有直接回答是还是不是,而是问:“道长,卦象怎么说?”

老道士没说话,却用手指在地上写了四个字,裴寂和李渊急忙看过去,只见地上写着:“李将代杨。”

“李将代杨”,这句话民间早有传说,而因这句话,隋炀帝还杀掉了几个姓李的朝臣,对李渊也盯得更紧了。若说老道士写这四个字是因为听到了民间传言,可他又是怎么知道自己姓李的呢?除非他认识自己,不然,便定是天意。李渊想。

他们在给了老道士很多银两后,告辞下山。一路上,李渊疾走如飞,裴寂紧跟慢赶才保持和他同步。

“恭喜唐公!恭喜唐公啊!”裴寂上前施礼,小声道。

李渊当时已喜不自禁,却极力抑制住自己内心的喜悦,对裴寂说:“都是江湖骗术,不可当真!还有,今天的一切,万万不可外传!万万不可!”

“唐公放心,此事天知地知,您知我知!”裴寂说。

自那次上山遇到老道士后,李渊起兵的想法就更强烈了。如今,自己起兵成功,夺得长安,而那隋炀帝又已死,一切的一切,都和那老道士说得一样。莫非那老道士就是点化自己的神仙?

李渊越想越觉得那老道士不是凡人。

“派人去找老道长!”李渊对裴寂说。他要重重奖赏老道士,还要把他奉为座上宾……李渊相信,以后还有很多事需要这位老神仙为他占卜,为他决定,甚至保佑他……

(4)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事态都在向李渊父子希望的那样发展,毫不费力地,李渊做好了坐上皇位的准备,只等那小皇上让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