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太原之争(第3/26页)

“那刘武周,一定是看出了四郎的无用,这才从那里下手的!”李世民又说。

“那刘武周太狡猾,四郎……”太子李建成还在为弟弟说话,不过却越说越小声,他感受到了李世民不满的目光,他是认同李世民的刘武周在找软肋下手这观点的,也有些后悔上次给李元吉说情,让他官复原职,如果李元吉还在长安,而并州总管换成了别人,刘武周想必也不敢轻易从那里下手。

“狡猾?刘武周再狡猾,四郎也不至于让榆次都丢了吧!依我看,这榆次丢了只是个开始,若不赶快再派人去把四郎换回来,说不定整个太原都丢了!”李世民说的时候,不忘再次撇了太子李建成一眼。心想,你不是说四郎再惹祸,你甘愿受惩罚吗?

李建成张张嘴,没有说什么,他知道李世民的担心不多余,也知道是自己的求情,让李元吉闯下了这么大的祸。不过,不管怎样,事情已经发生了,总不能火上浇油吧。四郎再不济,也是你的弟弟。你的这些话,很可能会害死他的。再说了,怎么能长别人志气,灭自家威风,更觉得他是在火上浇油?

李建成这么一想,也看着李世民。李世民不示弱,用眼神回应他。兄弟俩的眼神里,都有对对方的责怪和不满。

空气紧张起来。

“大郎说得没错!此时不是追究四郎责任的时候。”李渊说。

李渊的话,打破了紧张气氛。

“众爱卿说说,此事该怎么办?”李渊又说。

“儿臣愿意前往晋阳!”李世民上前一步说。

李渊没有说话,他将眼神看向了李建成。李渊希望李建成能主动请战,这样说不定就能化解李世民心中的怨气。李建成明白父亲的意思,上前一步说:“让儿臣去吧!”

李渊假装犹豫一下。

“你们都不用去!”他说。

李渊那时候并没有觉得刘武周有多厉害,他只觉得刘武周之所以能得逞,是齐王的无能,没必要派秦王或太子出马。

“听说此次刘武周派出攻打我们并州的是宋金刚,此人懂些带军之道,我们万万不可轻敌!”李世民又说。他很想去,除了觉得此次刘武周来者不善外,还因他对晋阳的感情。

“不必慌乱!”李渊说,“朕自有安排!”

李渊此次派出的是以太常少卿李仲文为行军总管,左卫将军姜军谊为副将的上万兵马。

不过,在李仲文、姜军谊率兵前往的途中,宋金刚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连攻陷了平遥、介州(今介休)。当李仲文和姜军谊率军经过雀鼠谷(今山西介休境内)时,正好遇到了宋金刚的另一支人马。或许是过于轻敌,也或许是没想到会在雀鼠谷与宋金刚的人马相遇,更或许是宋金刚的人马太厉害了,总之,支援并州的唐军很快就被击败了。

支援并州的唐军还没到并州就被消灭,这消息传到长安时,李渊这才真正意识到了危险:莫非,真又被二郎说中了?

(3)

刘武周的运气不错,只因与马邑太守王仁恭的侍女偷情方便,杀掉王仁恭,就此起义,之后获得突厥的力挺,册封其为“定杨河汗”……如此之人,总是绝处逢生,让人大跌眼镜。

此时,他又得到宋金刚这员猛将,野心能不大吗?

拿下太原,是刘武周做梦都在想的一件事,也曾一次次地行动过。在李渊父子还在太原时,便想联合突厥进攻,没想到突厥被李渊的“空城计”吓退,刘武周没有了突厥的帮助,只得重新龟缩回他的地盘。此次,他既重新获得了突厥支持,又得了宋金刚,也因李元吉的无能,再次进攻太原。

一切都很顺利,连续的胜利让刘武周信心十足,斗志昂扬,觉得拿下太原势在必得。

和刘武周的得意相反,长安的李渊愁得坐不安,睡不宁。既为李元吉这个儿子叹气,又为派出支援的李仲文、姜军谊大败而痛心。看来,只有派秦王李世民去了,他想。

“陛下,微臣愿率军前往,支援齐王!”左仆射裴寂突然说。

“你?”李渊有些不相信。对裴寂,李渊很信任,也很看重,甚至只有裴寂在身边,才觉得踏实。不过说实话,对裴寂的领兵作战能力,他并不看好。

“微臣去了后,定会好好配合齐王,赶走刘武周!”裴寂又说。

不要说李渊,就是李世民、李建成,甚至刘文静都为裴寂的主动请战诧异,一个如此狡猾之人,怎么会有勇气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刘文静好几次张嘴想挖苦裴寂几句,硬是忍住了。

如果不是上次轻敌,与薛举在浅水原第一战中惨败,刘文静绝对不会错过这次挖苦裴寂的机会。

“裴爱卿愿领兵前往?”李渊又问了他一句,他的意思是,你确定要去吗?想清楚了,这一仗可不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