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储位之争(第4/16页)

这就足够了,只要他的父皇,打消立李泰的想法就行了。

“即便父皇知道告状的人是假扮的,只要不把我们供出来,我们也是安全的。而所列恶行,不管父皇信不信,都会在他心里留下阴影的。”李承乾当时说。

“那我们就找一个死也不会供出我们的!”李元昌说。

“有这样的人吗?”李承乾问。

“只要愿意花银两,没有找不到的人。”李元昌说。

最后,他们找了一个身患重疾,没多少日子活,却有儿女父母需要养活的人,在给了那人不少财物后,那人同意了。

当然,那诬告者在被杖打时死了,而唐太宗也没再多加追究。不追究不是因为诬告者已死,而是他想起了当初他的父皇李渊在处理“杨文干事件”时的“息事宁人”。此次,他也决定这样,于是只将太子李承乾召来,对他进行了一番旁敲侧击。

唐太宗以为旁敲侧击可以让李承乾省悟。其实并非如此,阴谋没有得逞,太子李承乾当然很失望,幸好他的父皇虽然知道是他所为,却没再多加追究,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不过通过这件事,李承乾觉得,他们的父皇并非像他想象的那样宠爱李泰,不然怎么会“不了了之”呢?

唐太宗没想到,自己的“息事宁人”让李承乾胆子更大了。他再次找来叔父李元昌商量。

“郎君啊!”李元昌假装欲言又止。

“有什么事就快说!”李承乾很烦李元昌这点,没好气道。

“听说你们的父皇之所以有废你的想法,全是因那李泰在你父皇面前说你有脚疾,没有帝王之相……”

李元昌这话一出,李承乾便气愤地吼了一声:“我要杀了他!”

“患脚疾没有帝王之相”,这是太子李承乾最忌讳,也最令他痛苦的事。甚至可以说,他之后的一系列荒唐言行,无不与这脚疾有关。他无法接受自己走路一瘸一拐,更无法接受自己这个未来的帝王,一瘸一拐地登上金銮殿。然而,他又不甘心储王旁落,不甘心原本属于自己的天下,最后成了别人的,特别是自己那些可恶的弟弟。

凭什么同样生于帝王家,他们就仪表堂堂,没有任何残疾,而他一出生就注定是未来帝王,却成了一个瘸子?

这一点是李承乾最无法接受的,无数个夜晚,在他辗转反侧,睡不着时,就会回忆起那场导致他患上脚疾的摔倒。他记得,那次摔倒,就是和弟弟李泰一起奔跑时造成的。莫非自己的摔倒是弟弟李泰蓄谋已久的?是他陷害的?

这念头一起,李承乾对李泰就更恨了。

“你害我患脚疾,如今又说我患脚疾没有帝王相!”李承乾狠狠道,“既然你挖空心思想夺我的储君位吗?那我就让你死!”

其实,对于太子李承乾患有脚疾,缺少君王之姿之事,也曾有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上奏时提到此事,称储君是未来君王,希望唐太宗能好好考虑一下,重立太子。唐太宗当时给他的答案是:“朕知道爱卿的意思,可虽然太子患有脚疾,却依然是嫡长子,有嫡长子,朕又怎能舍弃嫡长子而另立他人呢?”

由此可见,脚疾虽然有碍帝王形象,可唐太宗并未因此而有废太子的想法。可这脚疾有碍帝王形象却成了李承乾内心的暗疾,他将脚疾当成自己储君位不保的主要原因。从而敏感而嫉妒,嫉妒每一个弟弟,特别嫉妒他仪表堂堂,还被父皇宠爱的李泰。

嫉妒可以让人心泯灭。太子李承乾对弟弟李泰的嫉恨之火越烧越旺时,他决定派杀手杀了魏王李泰。

此次出手必定要是自己人。李承乾派出的是自己的亲信,东宫卫士纥干承基,却没想到,这纥干承基原本就是个胆小之人,对李承乾的忠诚也没达到可以为他死的地步,因而在连下手机会都没找到后,怂了。

其实也不能怪纥干承基,唐太宗既然已经意识到“诬告”魏王李泰的是太子的人,虽然放过太子一马,没追究到底,却并不代表他不提防太子李承乾,不提醒魏王李泰。

剑已出鞘,想收手也来不及了。已经被嫉恨折磨得生不如死的太子李承乾,索性要来个一不做二不休。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此次不冲着弟弟李泰了,直接冲父皇唐太宗而去。

第一百一十节 谋划政变

(3)

隋炀帝是怎么夺得储位,坐上皇位的?逼宫。唐太宗是怎么夺得储位,坐上皇位的?发动政变。他李承乾原本就是储君,连夺储君位都免了,可要坐上皇位,依然需要发动一次政变,然后再逼宫……

太子李承乾心一狠,在叔父李元昌的说服下,决定不再和李泰斗心眼,他没那么多心眼,也不想耽误时间,他要快刀斩乱麻,直接坐上皇位,看你李泰还怎么争储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