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双面帝王的陨落(第2/3页)

太子李治是个孝子,为了让唐太宗早日恢复到生病前,四处打探有没有什么妙方。

“皇上得了中风,谁能完全治好皇上的病,荣华富贵享不尽!”这种话慢慢被传了出去,传到了宫外。于是,各种药方源源不断地送进宫里,可那些所谓的灵丹妙药,没有一个能达到所吹嘘的效果。

“房爱卿,你有没有听说过,金石丹药能治朕这种病?”有一日,唐太宗召来房玄龄问。

房玄龄一愣,心想,这皇上怎么也开始信这些方士的胡言乱语了,便说:“陛下,只听那方士吹嘘金石丹药不仅能治各种病症,还能长生不老,可天底下却没有人能长生不老啊。”

房玄龄之所以这么说,只是为了提醒唐太宗,不要再听信方士的话了,谁料唐太宗听了却面露愠色道:“莫非天底下没人能长生不老,朕也就不能长生不老?”

房玄龄一听,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跪伏在地说:“皇上恕罪!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房爱卿啊,你的意思是不是相信朕是能长生不老的?”

唐太宗说完,又大笑两声后,脸上的愠色这才稍稍有些退去。房玄龄哪里敢再说什么,只是不停地说皇上是金身,自然不像常人那样要经历生死轮回。

房玄龄的这句“皇上是金身,不需要经历生死轮回”的话,成了唐太宗令人四处寻访高人的理由。不过,高人、方士倒来了不少,可他们所炼的丹药,别说要唐太宗长生不老了,就是旧疾都治不好。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大臣王玄策为了讨好唐太宗,称他作战时,曾俘获过一位名叫罗迩娑婆的印度和尚,这位印度和尚由于常年吃一种自己炼制的丹药,如今已经两百多岁了,依然无病无灾,身体强健。

这些话如果放在以前,唐太宗一定不会相信,可此时,面对久不见好转的身体,想着自己的日渐衰老,唐太宗害怕了,也相信了他曾不相信的话。

“那快快召那仙人觐见?”唐太宗大声说。

印度和尚罗迩娑婆见了唐太宗后,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然真就糊弄住了唐太宗。唐太宗竟然也真相信他有两百多岁。

见唐太宗好糊弄,罗迩娑婆开始吹嘘自己所炼的丹药,还说吃了不仅能长生不老,到了一定时候还会成为神仙,飞去天宫。

“所言可实?”唐太宗高兴道。

“中国人不是有句话吗?出家人不打诳语。”罗迩娑婆说。

“好!太好了!”唐太宗高兴极了,“那你可曾愿意替朕炼制丹药?”

“不胜荣幸!”罗迩娑婆说。

其实,他是求之不得。

于是,这位名叫罗迩娑婆的印度和尚便被唐太宗安排在了装修豪华的驿馆,为了让他早日为自己炼得长生不老的仙丹,唐太宗令人对其热情招待,饮食起居丝毫不比他这皇上差。

为了一直享受这样的帝王待遇,过一段时间,罗迩娑婆便会开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药名,说只有得到这些药,他才能炼成仙丹。

唐太宗对此深信不疑,为了能“长生不老”“成仙升天”,唐太宗号令天下,不管用什么方法,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采集到罗迩娑婆所列出的药名……

为了采得这些药,送命者不在少数。

仙丹还没炼成,唐太宗却似乎等不及了。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正月,唐太宗的病情恶化,朝中大臣很是担心,长孙无忌提议他去终南山养病。

“终南山空气好,也是仙家所住之地,陛下若能去那里养病,一定能很快康复的!”

唐太宗想了想,点了点头说:“也罢!那你就陪朕去终南山吧,让太子治国。”

于是,唐太宗带着长孙无忌、房玄龄等老臣,以及徐妃(徐惠)等一起去了终南山,当然,他并没有忘记带上武媚娘。

他怎么可能将这么危险的一个人物留在宫里?他要时刻盯着她,不让她有任何机会染指大唐江山。他们李唐的天下,怎么可以落到武姓女人的手里?

唐太宗当然不知道,武媚娘早就和太子李治眉来眼去了,甚至在他得了中风,瘫痪在床时,那伺候他的武媚娘和那来探病的太子李治已经背着他,有了肌肤之亲。

太子李治和武媚娘都很会演戏,不然也不会骗过唐太宗。

或许是意识到自己病情的严重,在去终南山前,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赐给了太子李治。

“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朕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朕自登基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所不到,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朕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朕做榜样去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