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的旧爱兼新欢(第2/2页)

在王皇后这个“贵人”的一再荫庇和帮助下,武媚终于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辉煌——大约在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七月左右,她被立为二品的昭仪,位列九嫔之首,地位仅次于皇后和四妃。

真是双喜临门,在立为昭仪的数月之后,武媚又生下了长子李弘。天子李治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对武媚的宠爱更是有增无减。相形之下,那个曾经垄断了天子之爱的萧淑妃,其命运则是一落千丈,几乎已被天子遗忘。

当初王皇后曾经品尝过的所有痛苦、失落和嫉妒,而今萧淑妃也不得不一一体验。每当看见萧淑妃日渐憔悴的面容和日渐黯淡的目光,王皇后的心里总是一片阳光灿烂。

可王皇后也知道,虽然萧淑妃已经无力对她构成威胁,但她必须防患于未然。天知道,在这美女如云的后宫中,会不会哪一天又冒出一个蛊惑天子的狐狸精,成为萧淑妃第二呢?所以,她必须做一件事情,才能确保自己的皇后之位和整个后半生的荣华富贵。

王皇后要做的事就是——把皇长子陈王李忠认做义子,再把他扶上太子之位。

其实这个主意不是王皇后自己想的,而是她舅舅柳奭(shì)帮她出的。

柳奭时任朝廷的中书令,位高权重,可他却时常感到忧惧。因为外甥女虽然贵为皇后,但一来得不到天子之宠,二来又没有自己的子嗣,这样的处境使她随时面临被废的危险。而万一她哪一天真的被废了,柳奭的仕途也就到头了。因此,出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考虑,柳奭便一直暗中帮王皇后策划立嗣之事。

而柳奭之所以把立嗣的对象锁定为陈王李忠,原因有二:其一,他是高宗的长子,具有储君的资格。其二,陈王李忠虽是长子,但却是庶出,生母刘氏只是一个卑微的宫女,所以他需要一座坚实的靠山,而王皇后正是这样一座靠山。一旦被皇后收为义子,陈王李忠就不仅是长子,同时是嫡出,自然就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因此,王皇后和李忠都需要对方——一个需要子嗣才能保住皇后之位,一个需要名分才能入主东宫,二者可谓“合则双美,离则两伤”。

为了圆满达成这种双赢之局,柳奭在朝中积极活动,联络了与他交情甚深的宰辅重臣长孙无忌等人,屡屡上表,劝请天子立陈王李忠为储君。高宗李治起初并不同意,可是迫于一帮宰相的压力,最后不得不点头。于是,就在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七月,差不多与武媚立为昭仪同时,陈王李忠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王皇后终于如愿以偿。

那些日子,诸事顺遂的王皇后终于有了一种扬眉吐气、否极泰来之感。

情敌萧淑妃失宠了,义子李忠也入主东宫了,她生命中的阴霾已经一扫而光,再也不需要像从前那样担忧和恐惧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王皇后想象的这么简单。

因为,老对手萧淑妃虽然倒下了,可更为强势的新对手却以一种异乎寻常的速度崛起了。

这个新对手,就是天子李治的旧爱兼新欢——武昭仪。

王皇后绝对没有料到,这个被她从困境中拯救出来的女尼武媚,这个由她一手扶植起来的侍女武媚,居然在她刚刚取得胜利的一刻掉转枪口,摇身一变就成了她生命中最强大的敌人!

在王皇后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这个曾经温顺而乖巧的武媚,这个看上去丝毫不构成威胁的武媚,居然带着她的铁鞭、她的铁锤,还有她的匕首,迎面朝皇后的宝座走来,然后微笑着向皇后扔出一纸生死对决的宣战书。

猝不及防的王皇后来不及思考这一切,就被迫与她过去的敌人萧淑妃重新联手,硬着头皮匆匆投入了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