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露洒桶狭间(第4/9页)

对方将沾满鲜血的宝刀递到新六郎手中。

新六郎在对方催促下拔刀出鞘。一瞬间,但见寒光一闪,一条青龙腾空出世了!

无名武士一路破城斩关,连杀数人,刀身沾满了死者的鲜血。然而刀刃却丝毫无损,呈现出海一般深邃的颜色。

握刀在手的同时,新六郎感觉一股神奇的力量顿时充斥全身。诚如匿名武士所言,一剑在手,单枪匹马亦可血洗骏府城。

就在新六郎陶醉于宝刀的同时,寺外忽然响起一片喧哗声。

“竟然有寺庙建在这种地方。”

“看这破旧不堪的样子,像是很久无人入住了吧。”

“不过作为藏身之地,这里岂不是一个绝好的地方?”

“算了吧,鬼才来这里呢。”

说话声离两人越来越近。

“追兵已经赶来了,快点动手!”

对方俯身将脑袋伸在新六郎手中的剑前,追兵已迫在眉睫,没有时间再犹豫了。

“那么,恕在下失礼了!”

新六郎顺势挥剑,一刀斩下了对方的首级。

机缘巧合,新六郎从匿名武士手中得到的宝剑,乃是一把旷世名刀。

刀身长二尺四寸(72.72厘米),柄头为铁制,上缠鲛皮;刀鞘上漆纹已经斑驳脱落,把柄缠着粗线,赤铜打造的锷口耀眼鲜红。没有铭记,是一把真正为实战而打造的宝刀。

新六郎低头注目凝视,青黑色的刀身上,刃纹如丛云状团团簇拥。看着看着,他顿觉身心合一,灵魂仿佛脱窍而出,从九天云外转了个来回。

宝剑佩在腰间,一股神奇的力量顷刻充斥全身,真可谓一人敢当万人敌。

有这把剑在身边,作为人质的屈辱感顿时被忘得一干二净。新六郎心中暗想:有朝一日定要凭借这把无铭宝剑,将松平家和主公昔日的耻辱一扫而光。

作为三朝老臣之后的新六郎,自己值更当晚,主公被人杀死是他一生都无法抹去的耻辱。只有尽快捉住仇人斩首血祭,才能祭祀主公的在天之灵。

无铭剑在手,报仇的日子已不再是遥遥无期。新六郎发誓:血债要用血来偿。

三国同盟缔结后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今川义元,开始全力以赴为入主京都做准备。虽然战国群雄皆有进京勤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但在义元看来: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天时、地利、人和,义元自负当今天下无人超己左右。

论实力,甲斐的武田信玄不在今川之下,但他现在正与宿敌上杉谦信在川中岛拼得你死我活,根本无暇顾及今川方面的活动。

永禄元年(1558年),义元在国境边界的笠寺、鸣海地方屯兵筑砦;欲图窥机进军尾张境内的大高、品野诸城,逐步展开对尾张的势力浸透。

织田方面对今川的举动早有察觉,迅速在国境线延边的鹫津、丸根两城修筑新兵砦,准备迎击今川方面的入侵。对织田来说,除非家族灭亡,否则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阻止今川入京勤王的企图。

信秀死后,信长统一了尾张大部分地区。和父亲不同的是,他对今川表现出殊死顽抗的强硬姿态,战争随时都有一触即发的可能性。

全部走出骏城

但在今川义元看来,像尾张这种弱小的国家根本不值得大动干戈。宿敌信秀死后,后继者是素来被人们称作“尾张大呆瓜”的织田信长。义元根本就没有把他放在眼中。

义元所顾忌的,是信长背后控制美浓地方的斋藤以及近江的六角、浅井等强势大名。如何飞跨尾张直攻美浓,是他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永禄三年(1560年)五月一日,自认时机成熟的义元下令出阵。十日,先锋队先行出城;十二日,义元亲率二万五千大军,浩浩荡荡地从骏府城出发。

今川义元时年四十二岁,作为男人,正是人生中最佳的黄金时刻;加之多年励精图治,国力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最巅峰。

耗资百万石,从骏、远、石三国招集而来的二万五千兵马,差不多是今川的全部家底。即使武田、北条、上杉三家联合一起,也无法凑集如此庞大的兵力。

今川大军旗帜鲜明,军容整洁,对外号称四万,一路前进,威武堂堂。庞大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直到最前锋已行至国境边界,殿军方才全部走出骏城。

义元身着锦白胸直垂黄金铠,配大左文字太刀,胯赤锦马。群臣簇拥四周,缓缓向前行进。面对百姓夹道欢呼呐喊,他微微颔首示意,一派王者之风。

义元根本没有想过路上会遇到抵抗或伏击。今川大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谁与争锋?诸藩必将不战而降。想到此,义元精神抖擞,巴不得一气南下直取京都。

今川家重臣,素有“智囊袋”之称的太原崇孚,已于五年前的天文二十三年(1555年)十月十日病逝。崇孚未能参加此次出师,义元心中略感不安。但大军一路畅行无阻,所向披靡,这唯一的遗憾很快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