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雾弥川中岛(第3/8页)

没错,一个步伐蹒跚的身影正在朝自己走来。

来人看穿着打扮应该是名武士,身材相貌都不差,就是看起来似乎是刚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此地。脸色被太阳晒得漆黑,衣服上沾满尘埃,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

武士踉踉跄跄走过来,突然一头倒在丑松面前,他病了,刚才那几步像是已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丑松大惊,急忙上前一步搀扶他。

“水……给我水。”武士用微弱的声音恳求道。

丑松抱起武士来到储藏室中,房屋被毁后,这里成为他唯一可以容身的地方。

丑松将武士放在自己的寝榻上,又从附近取来生水,用仅剩的柴梓烧得微热服侍他喝下去。心地善良的丑松虽然憎恶武士,但病人终归是病人,他不能见死不救。

三天过去,在丑松的精心呵护下,武士逐渐恢复了元气。

武士现在已能自己从寝榻坐起来了。他站起身来,想对丑松深鞠一躬表示谢意,但刚鞠到一半,顿觉头晕目眩,踉踉跄跄地又倒了下去。

“武士大人,这可不行,您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呢。这里虽然不像样,但还是委屈您再多养两天吧。”丑松劝道。

“在下奉主公之命长途跋涉来此,本是有急事要办,不料因病竟迟到了三日,已经没有时间再继续耽搁了。承蒙您搭救,目下身体已无大碍。您的大恩大德,在下永世不会忘记。”

武士此行似乎有极为重要的使命,不然何至于对救命恩人丑松,也不肯透露自己和主公的姓名呢?

说完,武士又要鞠躬,丑松急忙伸手上前阻拦。孰料武士躬身从背后取下一个包裹,顺势递到丑松手中。

“一点谢礼,不成敬意,这把刀还请阁下笑纳为盼。”

丑松大吃一惊:

“哎呀,您这是说得哪里话呢。对武士来说,刀就是自己的灵魂呀。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要您这么贵重的东西。遇到困难就应该互相帮助,对我来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您赶紧收好吧,说什么我也不能要。”

说完,他将包裹又塞到了武士手中。

“请恕我一时口误,将刀说成了给您的谢礼。其实包裹内还有些金叶,虽然不成敬意,但作为谢意,请您务必收下为盼。至于这把刀……”武士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这把刀可不是作为谢礼送给您的,是它自己想要替您了却几桩心愿。”

“刀自己要替我……”被武士这么一说,丑松惊呆了。其实刚才接刀在手的那一瞬间,他已经感觉到,刀自身像是有意识似的,将把柄紧紧贴在了自己手中。

“这把刀不是任何一个人的私有物品。在下也是受先前持有者所托,暂且代为保管而已。这些年来,在下一直在寻找下一个有资格拥有它的人。刚才我听到这把刀说:只有您才有资格成为它下一位拥有者,想必您也听到了吧?”

将刀托付给丑松后,武士一副如卸重担的样子,匆匆告辞后就急忙离去了。

海津筑城的报告

这是一把古刀,长二尺四寸,把柄缠着粗线,鞘上漆纹已经斑驳脱落,赤铜打造的锷口耀眼鲜红。

丑松诚惶诚恐地拔刀出鞘,目光立刻被深深吸引:青黑色的刀身上,刃纹如丛云状团团簇拥,呈现出海一般深邃的颜色。

丑松凝视刀身,没有铭记,他感觉自己如同掉进十八层地狱的万丈深渊中无法自拔。握剑在手,一股神奇的力量顿时充斥全身。

这把刀在手,天下再也没有值得恐惧的事情了。武田军强行夺去他的妻子;上杉军无耻没收了他千辛万苦筹集而来的身代金。无论蹂躏村庄、火烧家园,还是双亲病逝,妻离子散,两军都是罪魁祸首。宝剑在手,复仇的怒火滚滚涌向丑松心头,他要报仇。丑松自信:天下所有邪恶之徒都必将死于此剑之下。

丑松,这个生长于贫寒土地,饱经战乱一无所有的农民,此刻凭借手中的无铭剑,向日本武力首屈一指的上杉、武田军团正式宣战。

接到信玄于海津筑城的报告,上杉谦信知道:和武田军总兵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此前在川中岛,他与信玄已进行了三度交战,但都谈不上大规模作战。双方都视彼此为不寻常的对手,极力避免总兵决战。

若举倾国总兵一战,双方无论胜败,都将付出极大代价。即使讨伐对方成功,自己也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纵然关东的北条,尾张的织田,近江的浅井,越前的朝仓等近邻诸国的大名,都是非同一般的角色,但双方还是将彼此视为最强大的对手。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双方都极力避免总兵决战。按照信玄、谦信的心理:最强大的对手应当留到最后收拾,此前需要做的,是本着优胜互补的原则,将周围其他对手逐个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