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分 本能寺事变(第3/13页)

“主公,你难道忘了太夫人是怎么死的了吗?忘了诹访的耻辱了吗?”利三泪如雨下。

听利三这么一说,光秀也流下了悔恨得眼泪,他永远也忘不了老母的惨死,也永远忘不了那屈辱的一幕。

天正七年六月,光秀奉命攻打丹波领地八上城(今兵库县多纪郡)之际,以老母作为人质,同八上城主波多野秀治兄弟签下和议。但当兄弟二人去安土城拜访信长时,信长却突然翻脸将二人凌迟处死。得知主将死讯后,城内守兵将光秀老母拉到城门上活活打死!

此外,新近歼灭武田残部后,信长在诹访③的法华寺内大摆宴席,庆祝胜利时,光秀激动之余说了这样的祝辞:

“卑职向来口拙,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但由于我等这些年来粉身碎骨、浴血奋战,现在甲州全境终于归属于殿下的统治范围。这真是可喜可贺,天神共庆呀!”

信长听后勃然大怒:

“我这些年倒真是呕心沥血,粉身碎骨的操持着家业,你这个‘金柑头’④什么时候粉身了?什么时候碎骨头了?什么时候立过战功了?”

信长一边骂,一边揪起光秀的脑袋狠命往栏杆上撞。

光秀好歹也是织田家的重臣,堂堂一个方面军的总司令。信长此举吓得满座群臣目瞪口呆,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本愿寺讨伐战之际,佐久间信盛因为用兵不当,被信长当即下令流放。那时光秀正在攻打丹波,信长对他的举动非常满意,称赞其为天下无双的人才。可现在,信长竟在满座群臣面前,将论战功毫不比羽柴、池田、柴田等织田宿将逊色的明智光秀骂得一无是处,简直连个废物都不如。

其实众臣心里有数:作为信长家中屈指可数的骁将,光秀这些年来南征北战,攻陷丹波,平定松(永久秀)荒(木村重)之乱,为织田家立下战功赫赫。信长对他一直寄以厚望,通过委任其为龟山太守(下辖坂本、龟山两城,皆为京都东西的交通要道)一事,从中更可看出光秀在信长眼中的地位绝非寻常。

被解除接待大员“要职”的光秀,于五月十七日从安土返回本居城坂本,开始为出阵着手做准备。

如此深刻的伤痕

取代光秀继任接待大员的是丹羽长秀、织田信澄、堀秀政等人,五月二十一日,信澄等人陪同家康一起去京都观光游览。

无论长秀还是信澄,原本都被派往参加四国征伐战,眼看即将渡海⑤之际,却被召回代替光秀。这些被光秀看在眼中,心里更不是滋味了。斋藤利三等明智家将更是恨的咬牙切齿,一路走,一路骂个不停。

五月二十六日,光秀独自一人由坂本出发,前往丹波、龟山一带散心。二十七日,光秀由龟山前往爱宕山拜神,在爱宕权现神社内停留了整整一个晚上。

当夜,光秀连抽三签都是同样的结果。从那时起,他就暗自下定决心讨伐信长。

然而光秀心中仍然有一丝不安:三次抽签的结果都不是他想要的,神的旨意似乎并不赞成此时讨伐信长。

抽签完毕后,他来到西坊威德院,与当代著名歌人里村绍巴等共对百韵连歌,光秀的对歌为:

时势造化,机不可得,雨过天晴,五月日和⑥。

光秀将这首意味深长的和歌献在爱宕大神祭坛前,表示出其欲替代信长统治天下的野心。

但即使当着爱宕大神面前发过宏愿,此时光秀心中依然反复犹豫,左右动摇,始终无法坚定讨伐信长的决心。

自从跟随信长以来,光秀记不得究竟受过多少屈辱和嘲弄,但同时他的确无法否认: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也全凭信长多年的提拔。

平心而论,从信长角度而言,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举动竟然会在光秀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伤痕,他们本是性格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信长不但是一个果断实行,合理的现实主义者;还是一个认贤为亲,赏罚分明的能力主义者。由他一手创建的无敌织田军团纵横战国,所向披靡。他否定一切既成权威,但凡反对自己统一天下者,不论是谁,势必赶尽杀绝。

和织田军众多武勇类猛将相比,光秀在织田家中素有儒将之称。足智多谋的他,遇事深思远虑,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透彻的分析力。即使在信长近臣中,文武双全的光秀也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长期周游列国的生涯,使得光秀见闻之广泛、阅历之丰厚,皆不是织田家中其他武将所能比拟的。信长对他评价很高,夸他是贵重的、不可多得的人才。中途参军的光秀,现在能拥有和柴田胜家、丹羽长秀、泷川一益等平起平坐的地位,正表示出信长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从领导角度而言,对能力优秀者不问出身、职历,一律破格录用的信长,的确是战国时代出色的英雄;但若单纯从人的角度而言,信长的为人处世亦实在令人不敢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