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尔虞我诈(第3/4页)

“本王虽然有此反思,却苦于没有志同道合之人,今日孤身来见杨兄,就是想要一诉衷肠,他日异地相逢,敌友难辨,却没有如此兴致了!”淮阳王非常诚恳地看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不知道杨兄,能否同孤王一起将大宋的天下打造成一个铁统江山?”

唉!说了半天,终是又绕回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除了要我效忠于他,跟他一同其事之外,淮阳王跟我能有什么商量的?

我苦笑了一阵子后沉声说道,“王爷的意思,臣下已经清楚了,只是王爷以为,这么做的把握到底能有多大?难道皇上他老人家真的会不知道你在干什么?要知道秘门的势力可是无孔不入的,皇上之所以没有动你,也不过是因为你还没有迈出那最重要的一步!若是真的走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可能你会发现自己很无助的。”

淮阳王有些头痛地抱着脑袋晃了晃,深有感触地说道,“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即便是当年叱吒风云的战国四大公子,到最后也不过是孤零零地黯然收场而已,孤王这一点点基业,实在是提不起来!看似风光的扬州大都督,统领江南个路军事的虚名,只要父皇一道诏书就可以瓦解得干干净净!若非如此,小王也不会在太湖里面假借水寇之名私练精兵了!可是我实在不甘心啊——”淮阳王有些忿忿地在阑干上面击了一掌,震得上面的浮尘纷纷地落了下来。

“其实——有些事情在有些时候,不一定是要依靠武力才能解决的,有的时候,武力可能起到的反而是负作用。”我看着心情激动的淮阳王赵谦,忍不住点拨道。

“杨兄可有妙策以教我?”淮阳王听我如此说话后,非常惊喜地请教道。

本来我是不准备多说什么的,可是看到他摆出这么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来,未免会动了恻隐之心,再加上我对那个三皇子也就是后来的真宗皇帝并没有什么好感,因此忍不住想多说两句,毕竟看到淮阳王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心里面还是比较舒服的。

“有句老话说的好,疏不间亲。”我斟酌着说道,“即使皇上打心眼儿里对你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不快的看法,也不会当着外人的面说出来,因此你即便是私练精兵,只要不公然另立山头,皇上就不会先那你开刀,之所以如此隐晦曲折地从朝中调我们三个新人来围堵太湖,实际上更多的意思是给你一个警告!否则朝中宿将甚多,哪里轮得上我们三个没有资历没有权势没有人脉的三无人员出任一方要员?”

淮阳王听了不觉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从这一点上来看,应付的办法不外是上中下三策!”我接着说道。

“愿闻其详。”淮阳王大喜道。

见淮阳王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我便侃侃而谈道,“其一,就是按照王爷你现在定好的计划,自立山头,以太湖水军为家底,划江而治!恐怕这么做就连王爷你自己心里面也没谱吧?此乃下策!”

“其二,以退为进,放弃手中的兵权,请辞大都督一职!”我接着说道。

“啊——”淮阳王听了一惊,有些狐疑地看着我。

“这么做有利有弊,能够胜任出掌大都督一职的亲王并没有几个,仅有的几位又难以令皇上安心,所以我想皇上多半是不会答应的,这么一来,尽可洗去一身的嫌疑,这私练水兵的事情也许就此揭过不提了!但是也有一种可能,若是皇上将你诏回京师,情势就很难把握了,以王爷你的雄才大略,不难夺回皇上对你的信任,大位可期!此乃中策也!”我看着淮阳王分析道。

淮阳王听了后一阵沉吟,良久后方才说道,“这个法子终是有些凶险了!若单从计谋来看,确实要比本王之前的计议好上很多。但不知道杨兄你所说的上策究竟是什么?本王真的有些等不及听了!”说完之后非常热切地看着我,眼中充满了希冀。

“这个法子讲的是稳中求胜,比起追逐那些毫无意义的虚名来说,要实际得多。不过我为王爷你出了这主意,却不知道会因此而担上多大的罪名呢!”我有些犹豫地说道。

“请杨兄千万赐教!”淮阳王向我深施一礼道。

“也罢——”我叹了一口气后说道,“有道是法不传六耳,虽然此地再无他人,也还是请王爷你附耳过来——毕竟这法子还是不太光明磊落了——唉——”

淮阳王将信将疑地将脖子凑了过来,听我将主意悄悄地向他解说,片刻之后,原本便布愁云的一张脸舒展开来,露出了喜色。

“若是赵谦他日有成,全赖杨兄所赐也!”淮阳王的身子重新挺了起来,抱拳谢道。

我客气地还礼道,“这件事情,其实是两利,否则我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对王爷你说出来,这个谢字,其实应该由我说出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