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暗箱操作(第3/4页)

“不知道那个苏州知事会在什么时候动手呢?”她的心里面有些焦躁。

虽然淮阳王在密信中曾经要自己安心呆在岛上,行动上可以遵照苏州知事的要求来办理,可是自己毕竟是担了个水寇的名号,是朝廷要严厉打击的重点对象!他一个小小的知州,有那个胆量把这个事情担起来么?海龙女的心中还是觉得没谱儿。

“禀大统领,有书信到,是苏州来的。”海龙女的亲卫将一封书信送了进来。

“哦——放在这里,你先下去吧——”海龙女愣了一下,然后将那书信接了过去,挥手令亲卫退下。

信封的封口处使用了火漆,上面只写了“交海统领亲启”几个字,此外再无别的信息。究竟是谁来的信呢?海龙女的心里面有些疑惑,用手将那信封撕开后,里面掉出一张信笺和一张标注了很多密密麻麻的小字的图形来。

“原来如此——”愁眉不展的海龙女看过书信与地图之后,神情立刻好了起来。

我在信中明确地提出了将整个太湖地区遗留问题一并解决的方案,简单地归纳起来就是六个字,“剿灭、遣散、整编”。

对于零散岛屿之上的小股儿水寇,还有象是麻秃子这样双手沾满了太湖周围百姓血腥的积年老匪,是我重点打击的对象,对他们除了剿灭没有其他的选择,我也需要有一些数字来对皇帝对朝野作一个交代。

而洞庭山岛之上的水寇们,则有两种选择可以遵行。其一就是接受大宋水师的改编,重新登记注册,并入海上防御力量,其二就是发放盘缠,又专人遣送回乡,交给地方。不过在此之前,为了表明他们有弃恶扬善的决心,首先要参加对于其他水寇们进行围剿的行动。

海龙女将书信看了又看之后,觉得并无不妥,反正对于剩下的这些武装力量,如今的蜀王也并不看重,留下来始终是一个祸端,既然淮阳王同苏州方面,他们已经达成了某种秘密协定,那么能够得到这样一个结局也是不能再好的了!淮阳王成了蜀王之后,怕是再难回到中原了!而最近几日中,岛上人心不定,若是对未来的发展再没有一个明确的走向的话,恐怕要日久生变!

“侍卫——”海龙女想到这里,对着外面喊了一声。

“大统领——”立刻有侍卫应声而入。

“那送信的人走了没有?”海龙女问道。

将书信送来的侍卫答道,“回大统领的话,那人还未离开,说是要得到大统领的回复。”

“你去告诉他,请回复信的主人,所说之事,无不遵从。”海龙女吩咐道。

“是!”侍卫领命而去。

待那侍卫离开之后,海龙女吩咐外面候立的侍卫道,“擂鼓聚将,是到了决定我们以后的命运的时刻了!”

过了片刻后,洞庭山岛上响起了隆隆鼓声。

而此时的太湖周围三州,苏州、湖州和常州的各路兵马,都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合围太湖,清剿水寇。最高兴的莫过于当地深受匪患困扰的百姓,闻说官军准备彻底解决水寇之后,很多人都牵牛提酒前来慰劳水师,乡绅代表刘老爷子作为苏州当地百姓公推的元老亲自将万两白银赠于水师作为饷银,场面非常热烈。

六月二十七日,我率领苏州水师的一干将领们,顶盔贯甲,登上战船,举行誓师大会。与此同时,另外两州的兵马也开始入湖,一场大水战眼看就拉开了序幕。

根据后来的统计,这一场水战,也是自南唐臣服以来场面最为宏大、动用兵力最多、计划最周详、战果最丰厚、官军伤亡最小、水寇被消灭最多的一次战役。

整个战役的过程中也透露着非常诡异令后人感到无法理解的变化,比如说在大战之前,水寇至少有三万以上,而官军总共才有两万多人,且进攻的方向来自三个地方,兵力并不集中,而在战斗中,实力最为庞大的洞庭山岛忽然不战而降,非常有默契地与官军一道率先剿灭了麻秃子这一只太湖中实力排名第二的悍匪,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了整个太湖,其中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当事人皆守口如瓶,旁人无法猜测。

太湖上的战斗从官军誓师出发到战斗基本结束,仅仅持续了五天。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去寻找藏匿在各个小岛上的小股水寇,而人数在四千左右的麻秃子匪帮,只耗费了我军一个白天的时间就彻底地土崩瓦解。

此役,公歼灭水寇万余,且都是一些民愤极大危害甚广的悍匪。

战报传回来的时候,城中百姓欢声雷动,整个苏州连着放了三天的焰火,比之过年也不遑多让,足见这些匪寇们对地方上的危害有多么严重了。

消息被十万火急的快马送到京师的时候,太宗皇帝正在朝会,顿时龙颜大悦,百官纷纷相贺,谀词如潮,自觉面子有光的太宗皇帝立刻为在场的文武官员们进爵一级,加赏一月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