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风摧秀木(第3/4页)

丧事前前后后地半了一个月才算是安定下来,皇帝那边儿除了褒奖追赠和赏赐以外,再没有其他的消息传过来,确实值得推敲。

“六哥——娘亲叫你过去。”七郎经过一段修养之后,精神好了许多,却仍是无法忘怀当日的情景。

我仔细地看了看他,脸色有些苍白,往日的孩子气似乎少了一些。经历了这么多的变故,七郎再也不是我初见时的那个肆意妄为的世家子弟了。

来到后院的暖阁中时,老太君正在几个丫鬟的侍侯下整理东西。

“娘亲——召唤孩儿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我上前叫了一声,然后恭敬地问道。

老太君虽然形容有些疲倦,但是精神仍自坚强,放下手上的东西,仔细地看了看我,然后说道,“小六儿,如今你父亲为国捐躯,几个兄长也都战死疆场或者杳无音信,眼看着我也是奔六十的人了,以后天波府里里外外的事情,全要靠在你的身上了。”

“孩儿明白。”我点了点头。

“去吧——”老太君似是有些倦乏,见我答应下来后就摆了摆手道,“以后府中大小事务,由你做主即可,只是你的那几位嫂嫂命苦,万万不可轻慢了她们。”

我连忙应承道,“长幼有序,且不说几位兄长英灵未远,就是在平时,孩儿也是对几位嫂嫂非常敬重的,断然不会有任何的怠慢,母亲尽管放心便是。只是府内的事情,还请娘亲主持为好,方不至于乱了分寸。”

“恩,也好。难为你了——”老太君想了想后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府中的事物繁杂,但是并不难处理,管家杨福经验老到,几位嫂嫂又都精明强干,可以说并无为难之处,所需费心之事唯有与外界打交道的那些,毕竟七郎年纪尚轻,所有的外事就都落到了我的身上,好在我四处投资,又有不少的暗杠在各地生财,所以天波府的生活依然是京师中人人羡慕的。

转眼间,就到了腊月里了。

京师中又有了过年的气氛,可是天波府里面的气氛依然不是太活络,说实在的,我有些怕见到几位嫂嫂,原本绮年月貌的使节,突然守了寡,心中的凄苦自然难平,所幸大家年纪相差不多,姐妹们之间彼此还能说说话,否则日子就更难捱了。

“六哥,四嫂嫂回家去了。”

我正在处理销金窟年底的账目的时候,七郎忽然说了一句。

“哦?回娘家去了,快过年了,也该回去看看了。”我一面翻着账目,一面回答道。

“唉——”七郎忽然发起了感慨,将账本儿扔到一旁,有些郁闷地说道,“这么久了,仍然没有四哥和五哥的消息,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如何了——娘亲他——”

“恩——”我抬起头来,看了一眼七郎,认真地说道,“这种事情,要看他们的造化了!当时短兵相接,双方早已经战作一团儿,他们穿着都是大将服饰,若是战死,契丹人必定会以此来炫耀,可是已经过了这么久了,还没有消息,我估计他们生还的希望要大一些!”

说着拍了拍七郎的肩膀,安慰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耐心等一等好了!”

又过得几日,皇帝的旨意终于下来了。

“丁忧?”看者皇帝遣人送来的太常礼院安置文书,我苦笑了一声。

丁忧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后多专指官员居丧。按照古礼,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此礼源于汉代,至宋,由太常礼院掌其事,凡官员有父母丧,须报请解官,承重孙如父已先亡,也须解官,服满后起复,夺情则另有规定。

原以为西北边事未定,契丹人虎视眈眈,皇帝会特许我留在任上效力,谁知道朝廷里的决定迟迟未下,今日一下诏命,居然让我丁忧,实在是令人有些费解了,难道他不知道现在边关乏人么?

“怕是皇帝已经对我有了忌惮之心了吧?”我思来想去,觉得只有这一个可能。

再联想到前日宰相赵普对我问过的苏州水师北上攻辽之事,心中就有些了然了,多半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朝中有人弹劾于我,而皇帝显然也有些心中不爽,因此才改变了起初希望我继续留任的念头,一纸文书将我撵了回家。

“无官一身轻,反正我现在是名正言顺的大宋驸马,又是击败契丹人大军的首要功臣,想来也没有人愿意轻易别我的苗头,丁忧三年,就当是带薪休假好了。”我暗自对自己安慰道。

太宗皇帝,终究是个柔弱之人!我摇了摇头,尽量不再去想这些烦心的事情,也许,考虑要怎么过好这个年,才是当务之急吧?

望着窗外,大雪纷飞,院中的树木为风雪所侵,枝叶零散,不禁有所感慨,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许,我的风头,确实有些太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