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浮生若梦(第2/3页)

虚谷老和尚跟了上来,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两位施主,老衲所言不虚吧?五郎已非昨日贵公子,红尘梦里人,而是已经脱离了三千尘缘的释家弟子,今日的空尘!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如今种种,正是今日生。两位施主请吧,鄙寺庙小人少,腾不出手来招待两位,阿弥陀佛——”

老和尚下了逐客令,七郎有些不能置信地看这五郎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内院,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了下来,狠狠地砸道了地面上,终是无法相信眼前逝去的背影正是于自己相伴多年的亲兄弟,多年的手足之情,在一堆泥塑木雕面前竟然变得一钱不值。

空中的浮云朵朵飘过,不停地变幻着形状,七郎有些傻傻地站在那里,一片死寂。

早就已经知道了结果的我暗叹了一声,悄悄地走了上去,拍了拍七郎的肩膀,“小七,不必难过。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反正我们已经知道老五依然活着,这就够了!以后的事情,到底会怎么样,我们也无法预料,又有谁敢肯定,自己选择的道路就一定正确呢?我们回去吧,还有老四的消息需要打探呢!”

七郎失神地摇了摇头道,“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爹爹死了,大哥二哥三哥也死了,四哥下落依然不明,五哥又变成这个样子,天啊!难道我们杨家做错了什么事情么?”

“不要多想了!走吧——”我不忍看七郎再难过下去,硬将他拉了下山而去。

一路上,两个人都无比郁闷,兄弟们死的死,没死的又出家,眼见一个热热闹闹的天波府,就要变成冷冷清清的寡妇门第,还有什么兴致能提的起来?

“靠——”在山下的客栈里面吃饭的时候,我想的越来越生气,不由得骂了出来。

“怎么了,六哥?”七郎放下手中的酒杯,关切地问道。

眼下的兄弟里面就剩下了我这个兄长,他不能不把注意力集中过来。

“我们好像都忽略了一件事情。”我苦笑着说道。

七郎有些诧异地看着我,不知道我又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我有些后悔地搔了搔头皮,心中直叹自己的心窍被猪油给蒙住了。当时派了很多的人手出去查访四郎的下落,却忘记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四郎身处契丹人的领地的话,一定会改名易姓,假如那些传说真的应验,那么大家要找的人就不是杨延贵而是木易了!

可惜这些话不能全部说出来,我只好说出了四郎很有肯能化名的理由。

“这可就难办了,人海茫茫,我们要到哪里去搜寻?”七郎的愁眉不展。

我思之再三,四郎还是被羁留在辽国的可能性居多,否则早就应该回来了。以他的性格,如果在战场上被敌方俘获,是绝对不会甘心找个机会逃走的,倒是留在辽国内部搞风搞雨更符合他的习惯。

“看来老四是去了辽国,这件事情,必须我们亲自走一趟了。”良久之后,我终于下定了决心。

写了封书信,找人送了回去,我同七郎继续北上。

北方战事初定,一路上尽是萧条景色,虽然宋辽两国已经签订了停战协定,并重新开通了互市的途径,但是相互之间的敌视情绪还是非常浓厚的。

北地苦寒,虽然时间已经是初春,天气已然颇为寒冷,满地的白草隐隐地透露出一种萌发绿意的迹象,从东面吹过来的湿润空气里已经有一些春天的味道了。

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是为契丹八部之始。故而契丹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以示不忘本云。

我同七郎一路上沿着商道蜿蜒而行,路上总能碰上稀稀拉拉的商旅,以大宋的盐铁和其他生活日用品来向契丹人交换黄金宝珠和其他值钱的货物。

进入了辽国边境以后,并没有想象当中的严格检查,也没有什么重兵把守,实际上,现在不论是大宋还使辽国,疆域概念相对比较淡薄一些,除非是大军压境时才会警觉而起,平时的零散人马相互搔扰已经成为习惯了,只要不搞出状况来,大家都已经懒得理会了,商旅的相互来往更是双方尤其是物产相对贫瘠的大辽所希冀的,因此我们很顺利地就来到了大辽的南京城外围。

辽国分设五京,又有五京道,上京本是辽国的首都,为临潢府;燕京是最靠近大宋的,在辽国叫南京,又有南京道,实际上就是大宋一直要恢复的燕云故地。除此二京外,另外还有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辽人也畏极北苦寒,有意南迁,遂于辽圣宗时迁都于中京,但是终辽之世,终于不敢把都城迁到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