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蒋氏青龙(第2/3页)

“都吵什么!哭哭啼啼,成何体统?!”一个威严的声音传了过来。

众人止住了哭啼和吵闹声,回头一看,立刻大喜过望。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蒋家辈分最大,资历最深,威严最重的老人,也就是蒋小侯爷的叔祖蒋青龙!

“什么事情如此喧哗?天塌下来也不用你们去顶!”蒋青龙一向深居简出,在府中的后院里面静修,平时也没有人去骚扰他,而他也不关心前院的事情,除了小侄孙蒋小侯爷偶尔去探望一下他以外,可以说是没什么人跟他交往。这老头儿活到七十多岁,火气已经渐渐地磨去不少了,倒像是个出家之人。

此时众人见了蒋青龙,却如同见了救星一般,虽然众人中很多人都没有见过这位老头儿,可是蒋青龙的威名,家族里面的每个人都是知道的,甚至为之有些自豪。

蒋青龙当年是跟随太祖皇帝起事的旧部,当年太祖皇帝还没有发迹的时候,蒋青龙就遇到了他,可谓是贫贱之交,后来又随着太祖投奔郭威,太祖皇帝立刻得到了这位北周皇帝的重用,而他也为太祖在四处征战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一身的软硬功夫都非常了得,河东左近,无人不知蒋青龙大名!

先前这秉义侯的名号,应该是归蒋青龙所有的,可是他没有子嗣,便将这个封号让给了自己的大哥,一代代就这么传了下来,可惜他大哥的命不好,受不了如此大的恩典,没做了几天就死掉了,而他侄子也是个短命鬼,只留下了蒋小侯爷这独苗一根儿,集成了他的秉义侯之位!蒋家的亲戚虽然很多,但都是些仗势欺人的货色,真能拿上台面的却没有几个。

蒋青龙看了看这些提不起来的亲戚们,大声问道,“究竟怎么回事儿?蒋秉正哪里去了,为什么家中如此混乱,竟然不见他的影子?他这个侯爷是如何当地?”

蒋秉正就是蒋小侯爷的大名,还是他这个叔祖给他起的,看得出来,他当初是希望这个蒋家独苗秉持正道的,可是没有想到他却如此不争气,除了做坏事与人类的本能外,好事正事一件没有做过。

“太爷——”几个亲属怯生生地走到蒋青龙的面前,“小侯爷给人抓去了!”

“什么?”蒋青龙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时候的事情?谁敢抓他?”

“晋州知州石破虏!听说他还在府衙前面张贴了榜文,要百姓们申诉,说是要在明日公审小侯爷!”几个亲戚七嘴八舌地将事情的详细经过说了一遍,包括蒋小侯爷带着一群人直闯府衙去寻石破虏晦气的事情。

“这个孽障!”老太爷蒋青龙生气地一跺脚,下面的青石地板顿时四分五裂,可以看得出他的外门功夫十分了得,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有所减弱。

“老太爷,其实也怨不得小侯爷,实在是那石破虏欺人太甚了!当初就是他在先帝面前告了黑状,结果让小侯爷禁足三年!”一个亲戚为蒋秉正打抱不平道。

蒋老太爷怒道,“什么事情都怨到别人头上,难道他自己就没有过错么?!若是没有错,又怎么会被先帝禁足?!我家与太祖太宗皇帝的关系匪浅,皇帝岂会因为一点儿小事责罚他?你们这些人也是混账,平时没事儿就撺掇他跟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哪里有一点儿人样儿!否则也不至于惹出这么多的是非来!秉正这孩子,小时候还是很不错的!唉!真是家门不幸啊——”

且说老太爷嗟叹了一阵子后,有个亲戚壮着胆子问道,“那现在该怎么办?人都被抓了,还要弄什么公审大会——老太爷你可就这么一个侄孙,总不能看着不管吧?”

“唉——”蒋老太爷长叹一声道,“说不得只能动用那件东西了,事情闹成这样,日后泉下相见,要我如何面对太祖他老人家!”

丹书铁券,本来是太祖皇帝赐给开国功臣的荣誉,此时却被后代用来充当保命的手段,真是悲哀至极,老头儿想了起来顿时非常伤心,自己英明神武,却没有子嗣,一个唯一的侄孙,却是这么不争气,看来这秉义侯的名号,也传不了几代人了!

第二天一早,大雪初晴,天气格外地好。

晋州城中万人空巷,人头攒动,齐齐聚在府衙大门外面的广场之上,观看所谓的“晋州父老追讨蒋秉正血债万人公审大会”。

府内众人一起动手,连夜在大门外面搭起了一座半人高的平台,用来作为公审现场,旁边竖起了两根柱子,上面垂着红绸带,遮住了两面牌子,看不出上面是什么字样儿。台子上面的陈设与大堂里面一样,只是后面的屏风图案也被红绸子给遮住了,一切都办的遮遮掩掩,令台下围观的众人感到有些不解。

不过台子一侧的刀笔师爷们在继续努力地书写着蒋小侯爷的罪状,实际上已经不是蒋小侯爷的罪状了,都是一些蒋家利用手中权势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的恶行记录,百姓们见这一次的事情闹出如此大的动静来,也猜出了一些端倪,知道官府是准备大办蒋秉正一案了,趁着这个机会,有仇的报仇,有怨的伸冤,全在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