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酒樽藏秘(第3/3页)

小雨扭头一看,立刻就知道了我的想法,于是会意地点了点头,两个人就这么慢慢地溜达了过去。

“真金!十足的真金!”一位摊主正举着一尊比拇指大不了多少的小金佛对一个老者信誓旦旦地保证道。那老者用戴着细布白手套的双手将小金佛接了过去,拿在手里面眯缝着双眼细细地瞧着,还不时地对着摊主发问一两句,一副将信将疑的神态。两个人在那里嘀咕了半天,最终还是那老者无法割舍对于这尊小金佛的喜爱,掏了不少的钞票将它收了过去。

我看得有趣,就接着往里走。

不同于一般的古玩市场,我们这里的市场是经常可以碰到一些好东西的。从三代的青铜器到两汉的一些个古陶印信器皿乃至近代的木制家具,都是可以淘到的,只要你的运气够好眼力独到,只花少许的钞票就可以买到一两件价值不菲的真品,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一些足可以乱真的仿制品。

“六先生来了啊——”我一走进摊点,立刻有眼尖的摊主发现了,急切地迎了上来,跟在我身后说道,“昨天又到了几件儿新货,六先生给瞅瞅?”说完后用一副热切的眼神盯着我,仿佛我就是他的财神菩萨一般。

“唔——”我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信步走到他的摊点前面,随手拿了一方砚台摩挲起来,“这个开价多少?”

“三百!”摊主有些忐忑地看着我说道,惟恐我说出什么令他扫兴的话来。

砚台是澄泥砚,一款吞云兽的造型,颇具神态,上面还有制作者的铭文印记,烧制的工艺也不错,上面题了一行小字,翰墨凝香,隐隐传来一阵墨香气,看来是用了很久的砚台。

“唔——”我又在这方砚台上面仔细端详了几秒钟的时间,方才点了点头将它放下,转而去翻看其他的物件。

“老板,你这砚台多少钱卖?”一位凑在一旁观看的收藏者立刻急匆匆地将那方砚台紧紧地攥在手中,高声问道。

“五千!”摊主一改方才对我的谦卑态度,狮子大开口道。

“刚才不是才卖三百?!”立刻有旁观者充满义愤地质疑道。

“刚才是刚才,现在这砚台是经过六先生手的,自然价钱要高一些!”摊主振振有辞地答道,接着将那砚台一把抢了回去,高声问那人道,“你到底要不要?你不要我可又加码了!”

“要要要——谁说我不要了?!”那人连忙答道,虽然有些不甘,但还是非常配合地划了五千块的现金出来,将那方澄泥砚收入怀中。

“林小姐——”那摊主乐颠颠地追了上来,将一个红包塞到了小雨的手中。

“谢了啊——”小雨笑眯眯地道了声谢,将红包收了起来。

“岂敢岂敢!都是托了两位的鸿福啊——”摊主连忙谦逊道,“两位先转着,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说完躬身一礼,又回他的摊上去了。

“又让人当招牌用!”小雨扬了扬手中的红包,笑着对我说道。

我笑而不答,又拿起旁边摊位上的一枚玉石小圆印看了起来。

由于我经常到这个市场来消遣,所以同这些摊主们也渐渐地熟识了起来,通常我会在观赏的同时替他们鉴别一下真伪,只不过不会当面说出来,是真是假就靠他们的悟性了,一般来说,能够令我长时间关注的物件即使不是真品,也是上乘的仿制品,价格也会猛然飙升十几倍或是几十倍的。久而久之,摊主们也对我的动作有了默契,察言观色之下也能拿捏个八九不离十,欣喜之余不忘为我送上一份红包作为回报,而我也乐得收下他们的一份心意,反正也省了他们花钱去找人做鉴定嘛!

“你看——我们要不要去一趟南京?”我捏着手中的小玉印,心中若有所思,忽然非常突兀地问了旁边的林思雨一句。

“呃?!”小雨猝然遭此一问,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我。

“还是去一趟南京吧!”我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将手中的小玉印放了下来,施然走出了古物市场。

“老大——你是说要上紫金山吗?你真的决定了吗?”林思雨连忙紧紧地跟了出来,一面不迭地追问道。

“大将出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我心中大事底定,心情也爽朗起来,不由得朗声吟咏起来。

“现款交易,价高者得!低了两万三坚决不卖——”在一片哄挤声中,小玉印的主人用一种毋庸质疑的声音非常坚决地喊叫道。周围的几个人则伸长了脖子用热切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他手中的小玉印,开始了讨价还价的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