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倾轧小时代(第2/10页)

刘向是哪方代表?皇亲代表。当年,汉高祖刘邦有个同父异母的小弟,叫刘交。刘交早年跟随刘邦打拼天下,人又特有才能,好交儒者,后来当了楚王后,还写出不少文章。刘向就是刘交的四代孙,他继承了刘家此脉爱好文艺的优秀传统,只可惜,到他这一代,文学才能越来越出众,从政当官的能力,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萧望之选中刘向,那叫学术相投,大师赏识大师。还有,读书人攀上皇族这根大树,必定好乘凉。于是,萧望之和周堪联合上书推荐,没有悬念,刘向被拜为散骑宗正给事中。

刘向这个职位,说得好听,就是陪皇帝出入,监督皇帝过失。其实呀!萧望之就是让刘向盯死刘奭,见风使舵。

当然,要盯紧刘奭,仅靠刘向是不够的,还必须找个助手。这时,萧望之想到了一个人。

可能有人会想到,那个人是不是张敞?张敞和萧望之曾经是好朋友,按道理,萧望之发达了,把张敞推荐上来,也是应该的。事实上,我们都错了。

《圣经》里说的七宗罪,萧望之占去了两宗,一宗是忌妒,一宗是骄傲。当初,因为忌妒,他不惜力气,整死了政坛新秀韩延寿;因为骄傲,他不把丙吉放在眼里,结果被刘病已把他从御史大夫之位上拿下,调去当了太子太傅。忌妒,来源于恐惧、自卑以及强烈的占有欲。这么一个人,让他去推荐红遍了天下的打黑英雄张敞,您说靠谱吗?

萧望之当然会认为,张敞太强,当朋友还马马虎虎,提拔上来以后不好控制,那就白搭了。所以,他对张敞只能是不管不问。萧望之不管,不等于别人不问。不久,中央有人向刘奭写了一封推荐书,说张敞这个人很不错,可以当太子老师。

刘奭看了看,就找来萧望之,说让张敞当太子太傅,不知老师您意下如何?萧望之一听,顿然打消了刘奭的念头。

他这样说道:“张敞这人的确会做事,但是他为人轻佻,根本就不是太子师傅的料。”

如果说萧望之诽谤张敞,那是有点冤枉他了。张敞轻佻,这不是萧望之一个人的看法,而是代表了汉朝众卿的普遍观点。

长点记性的都应该记得,在汉宣帝时代,张敞替妻画眉,不知被哪个政治狗仔队曝光,同时还上书要弹劾他。除了此事,张敞一上章台妓女一条街,就一副色眯眯的模样。这种人,让他来当太子师傅,靠得住吗?

刘奭想了想,萧老师说的不无道理。但是,既然有人推荐了,总得给个说法。刘奭认为,张敞当太子师傅不靠谱,那打黑总应该可以吧!于是乎,他决定给张敞换个岗,调到中央任左冯翊。

接着,刘奭派使者去征召张敞。不久,使者就沮丧地回来告诉刘奭:张敞来不了啦!

刘奭很是惊讶,还没等他问话,使者接着说道:张敞很不走运,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刚病死。

张敞算是完了。他唱了一辈子的好戏,是个不容别人随便拆他台的角色,就这样告别我们离去了。

张敞走了,不知萧望之心里是什么滋味。然而,什么滋味都不重要了,萧望之正在朝着设计的梦想大道,大步前进。萧望之、周堪、刘向,汉朝一个铁三角集团,到此宣告成立!

二 阉人登场

一切都很顺利,萧望之很快就把刘奭架住了,同时,他把大司马史高也给架空了。刘奭这孩子很听老师的话,凡事必咨询萧望之,当老师的也挺满意,事事必复,义不容辞。

萧望之是得意了。然而,他并不知道他已经深深地伤害了大司马先生。刘病已点名让史高辅政,不是让他挂名的,何况大司马这位置,自霍光当政以来,就是一把手。

在史高看来,就算我史高这一把手不太会管事,如果你萧望之会做人的话,至少也得请示一下吧!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挺好的一件事?可是,你却把我绕过了,你萧望之是爽了,可我怎么办?我被“凉办”了,当然不爽了。把你的痛苦建立在我的不爽之上,太不把我史高当回事了。

过去霍光当权的时候,太蛮横,啥事都专断专行,简直不把其他那几个辅政的放在心上。逼得上官桀等人拉帮结派,跟霍光斗气。没想到,现在反过来了,当大司马的没专权,二把手竟然要抢尽风光了。

于是,郁闷加不爽的史高,决定反抗。

算起来,萧望之混迹官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其人气之旺,盘根之深,凭史高一人之力,想动摇他,实在有些难度。然而,你萧望之能左右皇帝,还不是靠拉帮结派?套用一句话,你萧望之拉得,我就拉不得?

政治就像一场球赛,史高也决定组队,准备与萧望之火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