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疯狂的断背山(第3/8页)

原来,刘欣已经替董贤找到了一个封侯的借口。

情况是这样的,不久前,无盐县(东平国首府,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境内有一座山突然发生了滑坡,泥石流由上而下压盖草木,形成一条道路。那是一条鬼斧神工之路,与现成驰道无差别。离奇的还有,山腰有块大石头竟然自立起来。

当时,东平王刘云听说此事后,带着妻子前来观看巨石。越看越觉得是块神石,于是乎就当场烧香拜起来。此事还未罢休,东平王回去后,就命人在王宫中仿造巨石所立之山筑造了一座假山。然后,又派人将自行树立起来的巨石搬回假山之中。

东平王费这么大功夫,是因为他已经将巨石当成了神石。把它搬回王宫只是为了方便祭拜。表面上看,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有人却认为东平王此举并不寻常。

天才般地发现东平王不同寻常之举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河内郡人,名唤息夫躬;一个是长安人,名唤孙宠。俩人合计说,如果告发刘云成功,有可能被封侯。于是乎,俩人通过层层关系,最后通过中常侍宋弘,把揭发信传到了刘欣手里。

此时的刘欣,体弱多病,整天疑神疑鬼,收到揭发信后,马上派人去查。果不其然,还真查出了一些不良苗头。

刘欣派去的人,首先逮捕了东平王后。相对王太后及傅太后来说,东平王后不过是个菜鸟级别王后,哪里见过什么大场面。她一看中央派人来查她,就什么都认了。她承认,她和东平王一起祭祀巨石,的确存有不良之心。那就是:诅咒皇上早死,祈求上天神明让东平王接班。

有关部门审完案子,就把情况向刘欣汇报。刘欣恍然大悟,他还没死,就有人盯着他这好位置了。他就想到,东平王刘云这个貌似平常的祈祷活动,其背后肯定有一帮团队替他酝酿策划接班之事。

于是,刘欣先下诏,贬东平王刘云为平民,放逐异地。但是,东平王扛不住了,在放逐路上自杀了。刘欣再派人去查,果然揪出一帮牛鬼蛇神。这帮人都承认,一直以来,他们的确都在替东平王秘密地进行着一项不可告人的事业。

到此,剩下的问题怎么处理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要给揭发者息夫躬和孙宠等人发什么样的奖状。刘欣想了想,只是分别给这几个人提了官,没有提封侯的事。

事情到此该告一个段落了。

然而不久,刘欣决定重提此事,对外高调宣布,要给息夫躬和孙宠等人封侯。刘欣到底想干什么?原来,刘欣做这一切,全都是为董贤铺路的。

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当刘欣想为董贤封侯,苦无对策时,有个宫廷随从的跟班兄弟告诉刘欣说,要想给董贤封侯很简单,只要动点手脚,就可大功告成。

动什么手脚呢?这个跟班兄弟这样告诉刘欣,息夫躬和孙宠等人告发东平王有功,中常侍宋弘功不可没。不如把宋弘从名单上删除,换上董贤,对外宣布孙宠等人是通过董贤向刘欣告发东平王的。

的确是个天才的意见。这样的话,接下来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于是,刘欣下诏,先封孙宠等人为关内侯。

关内侯,也就是准侯爵,只有虚名,没有实际爵禄。其实,刘欣完全可以一步到位,将他们通通封为侯爵。但是,董贤大名在列,名字较为敏感,刘欣步步为营,先封关内侯,不过是行试探之策。

刘欣这招并非多此一举。因为他试探的人,是一个麻烦制造者,如果他不同意,董贤想登上封侯之路,那不是一般的困难。

这个让刘欣畏怕三分的人,不是王太后,也不是傅太后,更不是王莽,而是一个陌生面孔。

这个人,就是现任丞相王嘉。

王嘉,字公仲。他刚出道时,参加考试,以甲科被录取为郎官,然后就被派去守门。守门没多久,不知何故,把该进门的人拦住不让进,于是被认定为失职,被赶走了。不久,光禄勋领导重新起用他,任为属吏打杂。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从此之后,再也不见王嘉失职。相反,他工作越做越上手,一路高升。

最牛气的一次是,有一次被汉成帝刘骜叫去咨询政事,王嘉对答如流。于是乎,他就被刘骜破格提为太中大夫。然后,王嘉在官场上,犹如车手驱车上了高速,一路狂飙。先是被提拔为郡守,然后是大鸿胪,再又是京兆尹、御史大夫。最后,刘欣把丞相孔光赶走后,提拔了一个叫平当的人当丞相。平当是汉朝出了名的短命丞相,当了不到半年,就因病走人了。

于是乎,时为御史大夫的王嘉,自然地就升上去当了丞相。

无论是做官还是搞学术,王嘉最敬佩的人还是孔光。然而,他和孔光判若两人。王嘉心直口快,刚直凌厉,说到底就是倔牛脾气,他认定的死理,就要做到底。孔光不同,只要不要伤害我,什么理儿他都可以认。